最近,有關糧食危機警示可謂風聲鶴唳。4月1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世界糧食供應危機已達警戒水平。潘基文稱,解決糧食危機,不僅需要采取短期應對措施,還需要制定長期計劃,提高糧食生產力。
我國雖然連續四年實現了糧食豐收,但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一糧食消費國,同時,受人均耕地少(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4.8畝,中國人均只有1.3畝)、農業生產效率低等局限,我國對糧食安全的緊迫感應強于世界其他國家。
那么,如何確保糧食安全?幾乎所有人都贊同一個觀點,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但是,調查顯示,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仍然不高。問題到底出在哪里?4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農業部調研組的調查情況,結果顯示:這次農產品漲價主要來自成本推動和產后各環節加價;在農產品產銷鏈條中,農民投入多、耗時長、風險大,但獲得的利潤相對較少。
一方面是投入成本增大,并承擔著較大風險,另一方面是獲得的利潤低,農民作為一個經濟人,他們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當投入與產出不對稱時,出于風險厭惡和機會成本高的原因,農民就會減少農業投入,甚至放棄種糧,轉而到城市打工,獲取高于種糧的收益。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勢必會構成我國的糧食安全隱患。
從去年年初開始,糧食及相關農副產品出現了大幅漲價現象,但相關利潤并未落到農民手中,而是被流通環節所截留。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糧食物流企業流通成本高于國外同行至少10%以上。1斤油菜農民賣0.4元,掙5分錢,而北京超市賣2.2元!
之所以導致這種局面,主要在于,我國農業屬于包產到戶的傳統經營模式,農民是非常松散的,在很多地方也沒有農業協會這樣的組織,在糧食價格方面沒有話語權,定價權基本上掌握在中間商手中。因為這些中間商可以收購、囤積大量糧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價格操縱。而且,農民信息閉塞,無法及時得到市場糧價波動的真實信息,這加大了中間商操縱價格的成功率。長此以往,必然使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打擊。
而且,我國過去實行的糧食直接補貼,主要集中在流通環節,這進一步強化了中間環節的利潤,使得越來越多人進入到流通環節,進一步加大了流通成本。后來中央認識到這一弊端,于2005年把針對流通環節的糧食間接補貼改為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但是,糧食補貼的數額仍需進一步提高。在西方國家,農場主的收入構成中,超過一半的收入來源于政府的補貼,我國受財力限制無法達到這一標準,但至少應該提高到足以抵消農用生產資料漲價的程度。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在于,如何減小流通成本,把相關利潤留在農民手中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對糧食及相關農副產品設定最低價格,低于這個價格,農民可以賣給國家;高于這個價格,農民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樣,農民的風險被降到最小而收益得到了保障。目前,世界上凡是農業發達的國家,基本上都有這種制度保障。
第二,可以幫助農民組織成立相關協會,通過協會強化定價權,掌握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這樣,能夠擺脫單一農民對流通環節中的強勢商人的弊端,使農民因話語權的確立而獲得談判主動權,維護自己的利益。
第三,打擊那些利用虛假信息欺騙農民,力壓糧食及農副產品收購價,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不法商販,在靠近農村地區建立起糧食貿易點,由工商等部門嚴格管理,解決中間商操縱交易的問題,使農產品交易更加公平與公正。
第四,應通過對農用生產資料的生產廠家減稅的方式,壓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降低農民的種糧成本。并建立起農業保險制度,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運用商業化的保險網絡,分擔農民的風險。
一旦這些措施落實到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