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營養改善計劃是一個從農田到餐桌,關系學生營養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統工程,覆蓋面廣、涉及人數多、情況復雜,又是從最貧困地區起步,基礎條件比較薄弱,管理能力相對較低,對照國家營養改善計劃系列政策要求和廣大學生的熱切期盼,還面臨著一些需要研究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一)“兩個安全”仍存隱患。一是少數地方沒有嚴格落實招標采購要求。督導中發現個別試點縣大宗原輔材料未實行集中采購。二是部分學校食堂管理不夠規范。各地都存在小規模學校食堂未達到餐飲服務許可要求問題。有的學校負責人陪餐、樣品留樣、衛生消毒、原輔材料存放等要求落實不到位,個別試點學校存在采購的蔬菜發生霉變問題。三是一些地方未實行營養餐資金專賬核算,少數學校食堂財務人員使用個人賬戶進行資金管理,個別地方在審計中發現學校存在擠占挪用、虛報套取專款的問題。四是不少地方未按要求使用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核報受益學生數,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缺乏保障,個別學校存在虛報受益學生人數問題。
(二)供餐模式轉變較慢。一是少數地區學校食堂建設進度比較緩慢。二是部分地區完工學校食堂未及時交付使用。截至2015年4月底,全國已完工食堂建設項目的學校達到64828所,已交付使用的學校為58018所,還有6810所學校食堂因竣工驗收手續、廚房設施配備等原因未投入使用。
(三)食堂運轉壓力較大。一是學校食堂人員工資缺乏長效保障。未多數試點縣未按要求將食堂工作人員待遇納入財政預算,普遍存在食堂工作人員工資擠占學校公用經費,以及食堂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低、人員流動率高、業務培訓少、素質難以保證等現象。二是教師工作負擔較重。各地普遍存在教師除組織學生用餐外,還兼職食堂工作,從事食品采購、驗收、出入庫、登記造冊、幫廚乃至炊事員工作的情況。
(四)政策理解存在偏差。一是部分地區存在“擠出效應”。有的地方、學校和學生家長將營養膳食補助片面理解為免費午餐,有些地方自試點以來,所有費用由政府負擔,家長原來的伙食費支出完全退出,影響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的效果。二是有的地方期待中央“包打天下”。面對在縣城就讀農村家庭學生、農村小學附屬學前班幼兒、省貧縣農村學生未納入國家試點膳食補助范圍等問題,期待中央一步到位擴大國家試點范圍,沒有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三是只管吃飽不注重營養健康。部分學校缺乏專業營養指導,食堂工作人員對營養配餐知識了解較少,膳食搭配不科學、不營養。有的學校課間加餐內容單一,結構不盡合理,存在采購不健康食品等問題。多數學校未將營養餐和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有機結合。
四、督導建議
(一)牢固樹立紅線思維確保“兩個安全”。各省要組織開展新《食品安全法》學習培訓,督促試點縣對原材料采購、食品配送、食材加工、學生用餐等各環節食品安全進行全程監管,落實大宗原材料“四統一”政府采購要求,嚴格執行供餐“黑名單”制,進一步提升營養餐食品安全水平。要加強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管理,嚴格審核各試點縣報送的受益學生人數。要指導試點縣規范學校食堂財務管理,堅持透明操作,定期開展專項審計。
(二)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比例。各省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動試點縣加快學校食堂建設進度,抓緊辦理已完工學校食堂竣工驗收手續,及時配備廚房設施并申辦餐飲服務許可證,確保建一個成一個,成一個用一個,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比例。要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辦法,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企業、個人參與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積極爭取免費午餐和廚房設施設備捐助等學生營養改善公益項目。
(三)切實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各省要強化監督檢查,督促各試點縣足額配備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并將人員工資待遇納入地方財政預算。要穩妥推進地方試點,確保新試點縣具備供餐條件、落實工作人員和經費、配齊食堂供餐人員,鼓勵將有需要的試點縣將小學食堂餐廳及廚房設施設備向附設學前班、幼兒園開放,引導有條件的試點縣將在縣城就讀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納入覆蓋范圍。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支持試點縣探索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建設配餐中心、引入大學后勤集團等途徑,解決用工和管理難題。
(四)準確理解和落實有關政策。各省要全面、準確宣傳營養改善計劃政策要求,引導各試點縣統籌膳食補助、“一補”資金、地方投入、家庭分擔、社會捐助等,做加法添營養,防止出現擠出效應。要加強營養配餐指導,充分利用“學生電子營養師系統”、“農村學生膳食營養指導手冊”等工具,指導試點縣結合當地特產和飲食文化,制定營養均衡、種類豐富的食譜。要探索開展公共營養師培養培訓,鼓勵有條件的試點縣為學校配備專兼職營養師,總結推廣試點縣營養健康教育成功經驗。(據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