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改革是中國的最大紅利”,就在于未來10年我國有著以城鎮化為依托的巨大內需潛力,有著轉型與改革的巨大空間,以及由此形成的重大戰略機遇。抓住機遇,釋放改革的紅利,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充分釋放國內巨大的需求潛力,形成未來5—10年我國轉型發展的最大優勢和主要動力,由此走出一條公平可持續科學發展的新路。
推進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內需潛力。未來10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將再有2億農民進入城鎮,加上現有的1.6億農民工,新增城鎮人口將達4億左右。按較低口徑,農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算,也能夠增加4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從消費需求看,2011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比約為 3.3:1,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合理轉入城鎮就業和生活,其收入與消費必然會明顯增加。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重在改變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真正解開這個“二元方程”。這涉及多方面的體制問題,需要統籌解決。例如:能不能在未來的5年左右初步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并由此為流動人口管理尋求新路。此外,還包括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的調整、行政區域調整、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農村社區體制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只有這些方面的改革破題了,才能為人口城鎮化的轉型發展提供動力和條件??梢哉f,加快推進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進程,以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充分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我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和戰略重點。
形成6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轉型與改革,走向共同富裕。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這個目標的提出,社會各方面予以普遍關注和很高的期盼。我的理解是,實現這個目標,不是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基礎上的倍增,而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即在目前大約 23%的基礎上,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努力達到 40%以上,由此使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到6億人左右。形成6億中等收入群體,對未來10年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重大:意味著巨大消費需求潛力的釋放,從而支撐年均7%—8%的中速增長;意味著利益關系調整的新突破,從而奠定“橄欖型”社會結構的重要基礎;意味著貧富差距的逐步縮小,從而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趨勢。作為一個轉型與改革的大國,實現2020年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目標,主要取決于未來3—5年轉型與改革的進程: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發展;收入分配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公平有序的社會生態及其制度安排。
推進投資的轉型與改革,謀求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究竟是以投資為主還是重在擴大消費?我的看法是,我國尚處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投資率符合基本國情。問題在于,多年來投資率居高不下,投資規模增長過快,由此使投資消費失衡成為經濟生活的突出問題。適應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需要加快推進投資轉型。
盡快改變投資結構。要加大性項目的投資。適應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把投資的重點轉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領域的投資上,將會起到多方面的積極效果:能夠切實推動人口城鎮化進程;能夠提振國內消費預期;能夠有效縮小城鄉差距和化解社會矛盾。應當說,在這方面的投資空間很大。
優化投資來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的可持續取決于社會資本是否成為投資的主體。只有社會資本的投資占大頭,經濟才有活力,投資才可持續。當前的突出問題在于,政府與國有企業的投資增長過快,民營資本的投資明顯不足。穩增長的首要條件是社會資本有穩定的投資信心。盡管實踐中有一定的推進,但由于壟斷行業改革的滯后,社會資本進入公益性領域和壟斷性行業尚未有實質性破題。從具體情況來看,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既有“政策玻璃門”的障礙,更有“利益玻璃門”的阻力。壟斷行業的改革不盡快破題,民營資本的進入是很困難的。
調整國有資本配置格局。投資轉型對改變國有資本配置提出新的要求。應當說,這些年國有經濟在做大總量上功不可沒,但是從實際結果看,如果國有資本在競爭性領域分布過寬的局面不改變,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就相當困難。我的看法是,盡快把國有資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領域,給社會資本投資騰出更大的空間,是我國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升級的客觀要求,也是防止資本外流、提振社會資本信心的重大舉措。
未來10年,是我國發展改革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關鍵時期。走向公平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二次轉型與改革的戰略目標: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使多數人能夠公平地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使市場保持充分的活力和效率;使資源環境可持續;使政府能夠以公共服務為中心。二次轉型與改革,與一次轉型與改革相比,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更具有歷史挑戰性。(學習時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