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安丘:兩頭受氣
山東省安丘市白芬子鎮的黑埠子村擁有長江以北最大的姜蒜批發市場。
劉繼升是程秀榮的上家,也是安丘蒜姜批發市場中較大的供應商之一。
在安丘,姜按兩種規格來賣,一是鮮姜,二是黃姜。姜挖出后,可以作為鮮姜來出售,但多數姜農會把其放在自家的姜窖內儲存起來。在一至兩個月的時間內,姜依然在生長,無用的姜苗會先爛掉而后長好傷口。在此過程中,姜的味道也會變得更辛辣一些,從而更符合其作為調料的功能。
這為劉繼升這樣的人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姜農會在一年四季的時間內,隨時出手生姜。他們也會在一年四季將這些生姜發往全國各地。
程秀榮手中5元一斤的姜,按劉繼升的說法,不包括途中的運輸費用,在他這里的批發價大約在4.6元左右。與之相對,他在安丘市場上的收購價,則在3.90元左右。
通常,在劉繼升這樣的生姜供應商與姜農之間,也要經過兩個環節。一個是生姜經紀人,他們貼近姜農,多為各個村莊里的消息靈通人士。成交后,收取每斤幾分錢不等的中介費用;另一個是小供應商,他們通過經紀人從姜農手中收貨后加入自己的利潤,而后整體批發給劉繼升這樣的大戶。
多年的賣姜歷練中,這個鏈條的各個環節已井然有序:劉繼升負責收單、訂購、清洗、分裝、過秤、運輸等工作;經紀人負責游說姜農接受收購者開出的價格,開窖放姜;小采購商則負責在指定時間內,把約定數量的姜送到劉繼升的洗姜車間內。
此前,有媒體傳言,有一些萊蕪人、江蘇人在安丘蒜姜市場高價收貨,2.90元的貨他3.00元來收,將姜價炒了起來。劉繼升對這個傳聞的真偽,笑而不答。他認為,姜與大蒜不同,按安丘當地的生產傳統,大部分姜被姜農保存在自家的地窖內。即使真的有個別人高價收姜,暫時拉高了姜價,但如果姜民們大量放姜,姜價也會馬上降下來。
不過,為了平抑成本,劉繼升還是把姜裝滿了自己的冷庫。因為在姜價高漲的時候,辛苦一年的姜農“價越高越舍不得賣”。正常年份內,他一般不這么干,這是一個冒險之舉——他的利潤“只有幾分錢”。姜在冷庫內可以保存一段時間,但溫度掌握稍有不慎,就會腐爛。
“沒辦法,我們兩頭受氣,外地的關系不能斷,本地的姜價漲得太厲害,收不是,不收也不是。”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