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厲行節能減排戰略,“跑冒滴漏”式能源浪費得到有效遏止,但生產生活領域內的隱性能源浪費現象卻呈加劇態勢,以“炸樓”為代表的重復建設現象僅為表現之一。
清水河縣案例代表城市建設鋪攤過大、規劃不合理的現象。近年來,一些地區過度追求城市規模,興建大廣場和奢華辦公樓,直接導致能耗上升。一些城市規劃粗放,功能設計不合理,居住區與工作區遠離,既耗時間又耗能源。
山西莒山煤礦則是能源開采“挑肥揀瘦”現象中并不鮮見的案例。該礦近年來通過“刮鍋底”式的復采又已經采出優質無煙煤290萬噸,價值十億多元。在我國煤炭富集區,類似的“半截礦”現象相當突出。
交通發展導向不明確,也加劇了隱性浪費。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撰文指出,我國13億人口大流動,將來交通用能在總能耗中的比例越來越大,目前私人轎車越來越多,航空快速發展,而鐵路建設滯后,不符合我國發展方向。坐飛機從北京到上海來回一趟,人均至少耗費80升以上液體燃料,是鐵路能耗的11倍。
本刊記者調查還發現,在貨運方面,由于過度依靠公路運輸,高品質的石油能源被大量初級利用。產煤大省山西目前每年至少有1億噸煤炭通過公路外運,大量運煤卡車在耗費了石油資源的同時,煤炭沿途散落損失嚴重,還因為超載對耗巨資建設的公路造成破壞。
更鮮為人知的是,我國低附加值產品大量出口,貿易“順差”中也隱藏著能源消耗的“逆差”。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說,2005年我國出口商品“捎帶”出去的能源相當于3億噸石油,到目前這種狀況并沒有多少改觀。
而關注“天價吊燈”造價之余,也有人追問:它將耗費多少寶貴的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