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
標準普爾
核心提示
“一個國家強大了,這個國家的評級機構就強大,反之亦然。”
“現在美國的幾大投行因危機而倒下,能夠發揮影響力的就剩下這幾家評級機構了,所以他們就抱著‘反正我不行了,就上演最后的瘋狂’的想法,給美國增加一些籌碼。”
——江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中心主任)
“現在,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產生了變化,但金融格局變化不能在短時間里見分曉。”
“三大評級機構在評級過程中的雙重標準非常明顯,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或者企業的評級都可以被任意升、任意降。”
——陳鳳英(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新聞由頭
7月11日,中國民營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布中國首個國家信用等級報告,這也是世界第一個非西方國家評級機構第一次向全球發布的國家信用風險信息。8日,新華社和道瓊斯指數服務公司聯手推出“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此前,歐盟也表示正在籌劃建立自己的信用評級機構。
在美國3大評級機構壟斷國際評級的當下,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與爭奪金融話語權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各國對美國評級“霸權”的挑戰能否成功,又要多久才能成功?本周的圓桌會議,我們來解讀這一問題。
本報記者 彭玉磊
美國壟斷:評級關系國家安全
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大評級機構的表現廣受詬病,其缺乏競爭以及透明度的問題也令人擔憂。而信用評級中的國家信用評級,更是被美國3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壟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穆迪等美國3大評級機構不過是維系美國霸權的“新型強權”。
江涌表示,評級機構就是通過資產定價掌握金融話語權。例如許多養老基金、公益基金在進行金融產品投資時都有相關規定,一般要AA甚至AAA以上才能進行投資。因此評級機構就等于間接掌握了企業融資、投資者投資的方向。他表示:“可以說,小到資產定價,大到國家金融安全,都與評級機構聯系在了一起。”
陳鳳英表示,歐洲早就想搞自己的評級機構,但一直沒有成功,不了了之。日本則采取了與美國合作的方式,規定進入日本市場的企業必須由本國評級機構進行評級,但也沒有動搖美國評級機構在國際上的地位。美國3大評級機構一直左右著市場。
最近出現的歐洲債務危機是主權評級危機,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評級。例如,上市需要評級,評級高,市場就有信心,上市就順暢,銷售價格也就高,因此,企業、國家都受評級機構的影響。評級機構被美國壟斷,成了影響金融市場和融資,乃至影響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的問題。
陳鳳英還提到,美國評級機構的壟斷還涉及國家信息安全問題。因為企業在評級之前需要向評級機構提供大量的資料,有些資料原本是要保密的,但為了評級卻不得不提供給評級機構,而事實上這些資料最后會為誰所用,并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