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碳排放交易已箭在弦上
在碳排放交易市場中,全球通用的碳排放交易價格,目前除參考歐盟碳交易所規定的價格外,就是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市場的價格。國家發改委關注的是歐盟的價格。
中國由于尚未建立自己的交易規則,減排價格一直被發達國家壓得很低,在國際市場上處于不利地位。
為此,去年12月16日,北京環交所聯合中國林權交易所等機構在哥本哈根共同推出了中國第一個自愿碳減排標準———熊貓標準,這是中國參與制定的首個自愿減排標準。
“熊貓標準是我們為中國的碳交易量身定做的一個開放的標準,主要對象是面向農林等領域內的具有很強社會效益的減排項目。它標志著中國對碳交易話語權的爭奪開始延伸到碳產業鏈的最前端,是中國參與標準建設的重要環節。”北京環交所梅德文告訴南都記者。
然而,這在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副總裁黃杰夫看來,中國建立碳價格機制更為重要。
他表示,碳排放交易,最終要有一個透明的價格信號和有深度流動性的二級市場。有了這樣一個市場的存在,排放企業就可以按照碳價格信號的引導,在市場上對沖企業的合規風險,就如同企業利用金融工具來對沖自己的原材料(大宗商品)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價波動風險等一樣。
黃杰夫認為,到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如果單靠行政手段,假設企業的合規成本可能是每噸減排成本是10元;如果有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節,將有助于降低企業的合規成本,降到8元,或者7.5元。市場化的交易,不是為了懲罰排放企業,而是給他們一個激勵機制。
不過,無論是行政主導,還是市場激勵———面對國家巨大的減排潛力,作為碳融資關鍵手段的碳市場已箭在弦上。
名詞解釋:CDM
CD M是《京都議定書》規定建立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種國際履約機制,具有減排義務的發達國家,可向沒有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以支持具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效應的項目,為完成政府分配的排放限額。
這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出資購買發展中國家的相關減排項目,充抵減排額度。目前,這一交易的定價權掌握在買方手中。 記者 龍金光 (來源:南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