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基礎研究與應用之間“徘徊”
1994年李家洋從美國留學回國,就職于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李家洋與錢前的合作也隨后開始。當時,錢前做水稻研究,李家洋做模式植物擬南芥研究。后來,李家洋根據國家需求把研究重心轉向了水稻育種關鍵基因的功能研究與利用。
李家洋課題組成員、研究員王永紅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李家洋與錢前很早就開始謀劃雙方團隊的研究方向,并始終保持了一種“高姿態的合作”。正是這種持久有效的合作機制,為后來的研究成果搭建了平臺,李家洋團隊做基因克隆、功能分析等上游工作,錢前團隊主要做遺傳材料與育種相關的工作。
然而,如何準確定位自身的研究方向,對于科研人員而言并非一件易事。王永紅說,做基礎研究的要有文章發表,做應用研究的需要出品種,很多人在兩者之間“徘徊”,研究方向時常發生改變,這與科學家對科學的認識及實際環境條件有很大關系。
李家洋認為,解決科學家“徘徊”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科學家到涉及重大應用的生產領域去尋找基本的科學問題:不抗蟲,就專門解決抗蟲問題;不抗病,就專門攻克抗病問題。這樣的問題每解決掉一個,都是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也必然是科學上的重大進展。“我希望這個基因能夠盡快被應用到生產上,這樣也能給做基礎研究的同行一個示范,就是在從事深入基礎研究的同時,也能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直接的貢獻。”李家洋說,這是他回國十幾年來一直在追求的理想。
發揮上游引領作用加強轉移轉化
回顧我國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保障的歷史,中科院曾作出突出貢獻。上世紀80年代,由中科院主導的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取得了輝煌成績,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全國人民的贊揚。20多年后的今天,中科院對中國農業發展的主要貢獻在哪里?這個問題既像拷問,也像鞭策,一直縈繞在李家洋的心頭,這是作為主管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農業的副院長所必須思考與回答的。
李家洋表示,過去“黃淮海戰役”(指黃淮海中低產田改造——編者)以土、水、鹽堿的治理改造為主,未來這些方面依然是重要內容;但從世界農業增產及發展趨勢來看,最主要的還是優異品種的培育。因此,大力發展上游種業刻不容緩。
生物技術是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也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分子設計育種則是未來農業動植物新品種培育的必然方向。因此,種業的發展事關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和糧食安全。中科院要為國家農業繼續作出貢獻,必須在種業發展上有所突破,這是中科院及整個國家必爭的核心領域。
李家洋認為,種子產業非常復雜,涉及研究、生產、推廣體系,其價值鏈貫穿于農業產業的上中下游。中國育種過去注重下游,但對上游重視不夠。雖然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中科院仍需要進一步加強上游育種的研究與布局,同時加強對中下游產業化的引領示范作用。
今后,中科院將重點發展種質創新和新品種培育等關鍵核心技術,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選育的“小偃6號”,后來誕生出數百個小麥新品種;同時,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加快基因克隆、作用機理的研究,推進成果向下游轉移轉化;加強與企業、農科院的合作,組建產業聯盟,或成立院屬種業公司或中心,這些措施將成為中科院加快成果轉化的必要途徑。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中科院將加大對重要農作物性狀的關鍵基因的克隆以及機理研究,并快速把這些成果轉移轉化為新品種。同時,中科院還將進一步加強生物農藥、新型化肥、生物殺蟲劑、土壤、抗旱、節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培育具有抗病蟲能力強、生長期短、光合作用強等性狀的新品種;加強動物遺傳育種的研究;推進農業同工業生物技術的不斷結合,從而為新時期我國農業生產的進步發揮關鍵性示范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