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8%。 中新社發 呂建設 攝
中國經濟正在由復蘇后期向正常增長的格局轉變。當前價格調控重點,應從控制價格總水平漲幅,調整到提高低收入階層對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上來
從今年以來的宏觀經濟數據看,價格總水平雖然出現了一定的上漲,但總體上漲幅比較溫和。在我國經濟高速復蘇、前期價格基數較低、天氣氣候條件異常不利的情況下,基本正常合理。
目前,我國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復蘇最快、增長速度最高的國家。而且這種經濟高增長是建立在內需擴大的基礎之上,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都出現了較高的增長,因此對居民消費價格和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都具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同時,去年我國的價格運行基本都是下降。在價格基數較低的條件下,伴隨經濟的強勁回升,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是正常合理的。
當然,今年初至今,我國異常的低溫天氣既導致了蔬菜供應青黃不接的時間延長,又影響了蔬菜的產量,進而導致蔬菜價格大幅度上漲。隨著天氣轉暖,以鮮菜、鮮果為代表的食品價格環比將會出現回落,從而將抑制價格總水平的上升幅度。
因此,當前這種價格加速上漲的態勢短期可能因為特殊因素的影響會延續2~3個月,但未看出長期的可持續性,短期內不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總體上看,今年價格總水平將呈現溫和的上漲態勢,全年價格漲幅有望控制在3%之內。
CPI溫和可控
國內經濟處于復蘇后期,正在轉向正常的經濟增長態勢,國內較快的需求增長和外需的逐步恢復,將推動價格的溫和回升。
一是投資增長主要限于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民間投資仍然沒有正常的跟進。房地產投資1~4月份雖然實現36.2%的高速增長,但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環境將嚴重限制房地產投資的進一步增長。今年后期房地產投資面臨大幅度回落的調整。這說明當前投資的高增長,其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二是居民消費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消費政策的刺激。這種刺激僅對一些行業產生作用,如汽車、家電、旅游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等,而不是在根本上從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居民稅收等方面增加居民的購買力以刺激居民的消費,因而具有局限性,缺乏可持續性。
盡管2010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會達到9.5%左右,但與我國目前的潛在經濟增長能力基本相當,不會超過資源承載能力,不會引發價格總水平的大幅度上漲。
各種價格改革和價格矛盾的梳理對價格總水平上升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可控。目前不少地區已經提高了居民用水、燃氣和供暖價格,一些城市提高了出租車運費、景點門票價格。預計今年后期會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會出臺調價措施,加之已經出臺的成品油價格改革措施和有可能出臺的全國天然氣和電價提價措施,會對后期價格的進一步回升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價格改革和地方公共服務價格矛盾的梳理等調價措施對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影響,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中央政府會根據價格形勢的變化對調價的力度、節奏和實際進行謹慎有效的控制。
國際市場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但向下傳導有限。從總體來看,目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還屬于恢復性上漲,大部分產品價格仍然低于危機前的水平,而且目前大宗產品價格的上漲所產生的傳導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從近幾年國際市場價格對國內的影響規律來看,國際市場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對我國上游生產資料行業價格影響較大,但對下游消費品價格影響很小。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居民消費價格與生產資料價格的傳導性不暢,即使國際市場大宗產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不一定導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
天氣異常變化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最值得持續關注。今年我國蔬菜、水果、夏糧的減產已成定局。從發展上看,今年天氣環境的不確定性很大,前期的干旱、低溫天氣雖然目前有所緩解,但影響仍在,特別是北方的春種推遲,勢必對秋糧的生產埋下隱患。北方,特別是黑龍江省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糧食產地,也是特別易受氣候影響的地區。如果持續低溫導致北方糧食生長期的不足,將影響糧食產量,這會對今年糧食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并產生一系列的價格連鎖反應,進而會影響價格總水平的顯著變化。
抑制漲價因素眾多
工業消費品供大于求的總體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價格總水平的過快上升。從目前來看,我國工業消費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沒有改變,交通和通信、家用電器、紡織服裝、一般日用消費品等行業均呈現明顯的供大于求的狀態,這種格局將抑制工業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同時,在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西方國家力壓我國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出口增長面臨較大的困難,很難恢復到2008年的出口規模。
因此,許多原來面對國際市場的出口生產能力將轉向國內市場生產,從而加劇國內工業消費品供給的過剩,抑制工業消費品價格的上升。同時,一些生產資料行業也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鋼鐵、水泥、玻璃、汽車等行業均已變成產能過剩的行業,這些上游行業產能的過剩不但將抑制這些行業本身產品價格的上漲,也會抑制下游消費品價格的上漲。
在不改變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收入兩極分化格局的情況下,居民消費價格沒有大幅度上漲的市場需求基礎。1997~2008年,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一直在向企業和政府傾斜,企業的利潤增長速度在30%~40%,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在20%~30%,而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不到10%,國民經濟運行長期處于消費需求增長速度慢于供給增長速度的格局。
因此,這些年來大多數年份的居民消費價格處于低迷的狀態,CPI漲幅最高也就在5%左右,而且主要是因為糧食、豬肉等食品供應出現了嚴重問題而導致的,并不是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出現了問題。
在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同時,居民收入兩極分化的現象日益嚴重,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長大大慢于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有些低收入群體和貧困群體的絕對收入甚至是下降的。國民收入中按資本分配的比例迅速增長,資產越多財富越多收入增長越快。這造成居民收入增長的邊際消費傾向越來越小,消費增長乏力,進一步抑制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上漲。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靈活性的調整,特別是對價格總水平漲幅的高度關注,將隨時加強對價格漲幅的控制。今年以來,國家的宏觀調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管理通脹預期、調整經濟結構方面力度明顯加大。首先是加強對信貸規模和信貸投向的控制,三次上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并加大了貨幣的回籠力度,有效地控制了流動性;其次是加大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強力措施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避免房地產資產泡沫繼續擴大;第三是采取嚴厲措施控制鋼鐵、水泥、玻璃、鐵合金、多晶硅、電解鋁等過剩行業生產能力的增長和整合,控制無效需求和無效供給的增長。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將有效地控制價格總水平的過快上漲。
價格上漲的預期有所改善。隨著近期房地產價格的高位回落以及股市的大幅度下跌,很多投資者被套,社會的財富效應大幅度下降,也改變了社會對價格上漲的預期和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期,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幅度。
未來價格五大關注重點
關注價格的結構性變化。2010年價格總水平不會有很大的變化,但個別商品價格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對此應該有所警惕。重點關注壟斷性行業商品價格的變化,糧食、肉類、鮮蛋、水產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的變化,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資源型商品價格的變化,以及過度依賴外部的商品價格的變化。在宏觀調控政策上,也要針對價格的結構性變化的特點有區分地進行調控。價格的結構性上漲用總量緊縮調控的方法效果不好、副作用大,在目前剛剛復蘇之后的經濟運行環境中要慎重。
關注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化。我國CPI的變化相對于GDP的變化相關性較弱,但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化與GDP變化的相關性很強。如果今年經濟出現10%以上的增長,生產資料價格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而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對于增加CPI上漲的壓力,特別是對經濟平穩運行的負面作用都有重要的影響。
要堅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經濟政策的劇烈變動對經濟的穩定運行是不利的,對于價格的穩定運行也是不利的,目前股票資產價格和大宗資源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就是市場對政策變化的強烈反應,未來還可能影響到房地產價格的巨變以及經濟增長速度的大幅波動。因此應保持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對房地產價格的調控應盡量減少對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房地產價格問題,僅僅使用經濟政策調控,解決不了問題,過多地使用嚴厲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對房地產價格調控的作用很有限,但對經濟運行的傷害會很大,特別是對剛剛復蘇、正在走向正常運行的宏觀經濟打擊較大。因此應采取經濟政策與行政手段相結合,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相結合的調控方式,以行政手段為主、經濟手段為輔,以地方政府調控為主、中央政府調控為輔的綜合措施更為有效。
當前價格調控的重點,應該從控制價格總水平漲幅,調整到提高低收入階層對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上來。要有效地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貨幣收入。建議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建立普通勞動者工資收入與企業績效正常增長的機制,強化勞動保護法在維護普通勞動者利益中的作用;切實加快社會保障體制的建設,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體制的功能,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和工傷保險金標準,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等保障水平;加強稅收杠桿對高收入階層的調節作用,實行嚴厲的、有效的個人累進稅制度,特別是加強對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中高收入者稅費的科學監管和征收。
努力增加糧食產量。糧價是價格總水平的基礎。糧食產量穩定則糧食價格穩定,糧食價格穩定,則價格總水平會基本保持穩定。同時,應加強對糧食價格監測預警工作,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適時采取有效措施穩定糧食市場供求及市場價格,防止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徐連仲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