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
4月2日的山城陰雨綿綿,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重慶的旱情。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下午6點步履輕快地回到市府辦公室,連飯都沒有吃就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專訪。
6根煙、一碗湯圓以及侃侃而談的自信是黃奇帆在3個小時的暢談里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房價愈來愈高企的今天,大城市中的不少人不但買不起房,還租不起房,北京、上海等地甚至出現白領出走的情況,他們帶著憧憬來到大城市發展,卻帶著遺憾和無奈離開。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有著清醒的認識———“人才流失對于一個城市來說非常危險。”
近日,在如火如荼的重慶公租房建設正在成為全國焦點之際,《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他告訴我們,只要地方政府肯動腦筋,房價是可以控制的。
“對高端房我要變本加厲地收稅”
《經濟參考報》:最近重慶的公租房模式是熱點,將其和廉租屋、經適房比較一下吧。
黃奇帆:公租房模式是涉及民生的重大改革。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國計劃經濟搞公房的模式是失敗的,搞得天下所有的干部和群眾,都沒有房子住;改革開放以后到九十年代開始搞土地批租,把公房都配置給市民,新的房屋都作為商品房,100%的走商品房市場化軌道。同樣,100%的商品房配置也不合理。總有30%至40%的人買不起房,剛進城的農民工和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是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也是買不起的。真要讓他們都買得起房,就不是市場化的房地產了。
政府好像也想到了一種方法,就去搞廉租屋。但廉租屋的享受人群是低保戶,低保人群在任何一個城市里都只占3%至4%,也就是說廉租屋無法覆蓋大部分人群。
90年代后期推出的經濟適用房是一種保障性的產權房,這個房子買來以后,五年內不能賣。但恰恰就是這個房子發生了重大的利益沖突和灰色交易。所謂的經濟適用房,就是土地劃撥,不收配套費,也沒有房產商的利潤,交易過程也不收什么稅。市場上5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差不多的經濟適用房只要2500元/平方米。在房價日益高升的階段,放五年,這房子就變1萬元了,業主就可以賣了。再去補點地價,辦點什么手續,簡簡單單就可以翻兩番,漲四倍。低保戶的低收入是民政部門管著的,作假比較困難。但一般意義上的低收入,誰來管?每個單位領導都可以幫著自己的部下開低收入證明,行人情。
我們這次提出一個模式,就是雙軌制,30%至40%搞公租房,60%至70%搞商品房。那么,這個30%至40%的公租房,就可以把經濟適用房和廉租屋統一起來,公租房、廉租屋、經適房三位一體。
如果不把住房制度形成雙軌制,即使收物業稅也擺不平。因為不管怎么說,發達國家都有相當比例的人群租房住。美國現在是65%的人買,35%的人租,新加坡也差不多是50%的人租房,50%的商品房。憑什么我們這么一個低收入人群的大國不呢?所以,保障房絕對不能搞私房的保障房,否則就是國家財富的無底洞。
《經濟參考報》:我國的經適房模式正是引自國外。
黃奇帆:你得看看人家怎么搞的?美國人的經濟適用房有5招。第一,房子造在城郊結合部,在所謂弱一點的地段規劃;第二,造房的開發商不能賺錢,只能賺基本的施工費;第三,賣給考核無誤的低收入者;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所有低收入群體買了這個房子,有一天不要的時候,只能賣給當時的新的低收入者。具體操作方式是,紐約的房產局回收以后,再轉賣給當時的低收入者。這樣就不能當商品房來炒作了;第五,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所有交易費用都不會有什么稅收,都作為低收入房自身的循環。也就是政府不會在這個房子系統里收稅。這五條多清楚呀。也就是說我們一根筋的走向市場化,所謂的保障,要么保障得太少,要么保障得太亂,所以沒有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