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海洋經濟特色區域規劃有望出爐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4月1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正在等待批復。國家發改委將在近期組織相關的調研工作。
今年兩會期間,山東省發改委主任費云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希望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納入國家整體戰略和“十二五”規劃。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該規劃獲批,山東半島將成為國內首個以海洋經濟為鮮明特色而晉級國家戰略的區域板塊。山東省將依托沿海七市,優化涉海生產力布局,在黃河三角洲著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態產業帶、在膠東半島著力打造沿海高端產業帶以及構建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帶。圍繞藍色經濟主體,山東半島多個產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相關上市公司也將從中受益。
“一藍一黃”協調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2009年視察山東時指出,山東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基于此,山東提出了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即在發展布局上把環山東半島統一規劃,共同發展。
2009年6月,山東完成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初稿)》,并在2010年初向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家發改委已原則上同意山東省就藍色經濟區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申請。
國務院此前批復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我國最后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開發工作將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進行。有人擔心,由于黃河三角洲規劃剛剛獲得國務院批復,“半島藍色經濟區”方案能否順利地獲得批準?對此,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明確表示,盡管兩個規劃有交叉,但這兩個規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黃三角”規劃不會影響“半島藍色經濟區”獲批,后者的涵蓋面更廣闊。
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兩會期間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藍一黃”將相互補充,實現山東的整體協調發展。黃河三角洲開發主要涉及的是濱州、德州、東營等山東的欠發達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該區域能夠把環渤海的一些欠發達和正在開發的地區連接起來,成為山東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而半島藍色經濟區涉及的是山東半島最發達地區,由這個地區更加快速的發展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
費云良說,山東海洋資源優勢明顯,海洋科技力量聚集了全國的60%。海洋漁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的建筑業、海洋旅游業、以海洋港口為主的物流服務業發展前景良好,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是新的發展領域,符合國家發展的產業政策。他指出,發展藍色經濟,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不僅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尋求新的增長點,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而且對充分發揮山東的地方特色和優勢,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費云良表示,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也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大勢,進一步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需要,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面向世界、服務全國,更好為國家發展全局作貢獻的重大機遇,以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培植長遠優勢的現實舉措。
“一體三帶”特色鮮明
費云良說,“半島藍色經濟區”將形成“一體三帶”的發展格局,并由此形成產業的特殊聚集群。
“一體”即以海洋經濟為主體,沿3120公里的海岸線,分三個特色產業帶進行部署規劃;“三帶”就是集中打造三個優勢特色產業帶:一是在黃河三角洲著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態產業帶;二是在青島、煙臺、威海、濰坊等沿海一帶,打造高端產業聚集區,即高端產業聚集帶;三是構建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帶。
圍繞這三個特色產業帶,形成青島-濰坊-日照、煙臺-威海、東營-濱州三個城鎮組群。因此,“半島藍色經濟區”將呈現明顯的地域特色,按照三大地區帶的劃分,不同的產業和上市公司將得到不同的發展機遇。
齊魯證券統計,在山東108家上市公司中,有56家公司將直接受益于“半島藍色經濟區”。其中,在青島-濰坊-日照產業帶共有24家上市公司,以先進制造業和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消費品企業為主;在煙臺-威海產業帶,也有24家企業,除了傳統制造業之外,還包括特色海洋產業;在東營-濱州產業帶,共有8家企業,以化工等制造業為主。
分析人士認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是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鮮明特色的區域板塊,海洋產業將獲得優先發展。
費云良說,位于三大產業帶的企業在獲得相關政策扶持、行業發展前景等方面將優先獲益。例如,青島被定位成未來的“國家級中心城市”、山東省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該市擁有12家上市企業,隨著青島城市功能的明確和不斷實現的過程中,青島市的企業也將隨之做大做強。
此外,根據規劃,到2020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9大核心區總投資約1.4萬億元。這些投資將率先拉動當地的鋼鐵、基建、房地產等相關行業。(記者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