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業還是新工業形態?
更悲觀的觀點則認為,西方政府在“再工業化”方面,并沒有什么“可為”的地方,充其量是個美好的愿望。即使美國政府希望將“再工業化”提上打造國力的戰略高度,也缺乏可以倚仗的現實基礎。
有分析人士指出,重啟傳統制造業并不是美國此次“再工業化”的主旨,一套新的工業化體系的建立,才是真正的趨勢。通過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帶動投資,引領全球資本再度聚首美國,是一個新的工業形態再造的過程。
對此,摩根士丹利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對《環球》記者表示,新的工業形態的再造從長期看也許會成為全球眾多國家的大勢。但此次發達國家所提及的重振制造業,以及加強出口的主要領域,將集中在高端IT行業、精密儀器制造、機電行業、大飛機等等。
劉元春則指出,一套低能、環保同時又擁有高效率產出的全新工業化體系的建立,從目前看,缺乏技術層面的支撐,這也是美國“再工業化”將很難免俗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時期,西方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提出了新能源、新材料等經濟概念,而且隨著經濟增速的起伏會出現波段性的熱潮。”劉元春說。但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出現如個人電腦,或者互聯網一樣可以讓工業生產和人的生活都隨之“更新換代”的技術。
IT技術從最先應用于軍事領域到最后進入個人終端,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演進。“最早同樣是政府出資并組織人力物力做小規模的研發、試驗,就像現在的新能源、低碳技術一樣。”劉元春進一步表示。因此,在他看來,可以懷著一個美好的憧憬去期待新工業體系的到來,但卻不宜用這一視角去理解美歐正在推行的“再工業化”理念。
從中短期來看,對低碳技術、新能源的宣傳和強調,可以更多理解地為國際關系中對話語主動權的爭奪,甚至是為爭奪更多市場份額、采取貿易保護埋下潛臺詞。
中國的工業化思路
美歐在渲染著自身回歸傳統的同時,以全球經濟再平衡為理由,建議中國應該減少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對此,劉元春表示,中國東部地區的外向型出口經濟已經發展多年,目前應該加快產業和產品結構的升級。在勞動力優勢、成本價格優勢已經越來越弱的局面下,技術、品牌的強化,是未來東部制造類企業的出路。
李迅雷則指出,中國對自身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路徑的選擇,不應受美國政策的干擾。由于兩個經濟體根本不處于同一個階段,因此類比只能給自身帶來麻煩。“我從來不認為中國不應該進行產業升級,或者是不加強擴大內需的政策力度。但是,中國很多地區的工業化方興未艾,工業化怎么走,跟美國對工業化的取舍沒有關系。”李迅雷說。
他表示,通過過去30年制造業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決了“衣食”的問題,下一步將進入解決“住行”問題的階段。伴隨這一過程的,將是城市化的大規模推進。因此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產品升級的過程中,出口型經濟向中西部進行產業轉移的趨勢也將非常明顯。
對此,王慶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應該進行結構調整,但是在很多欠發達地區,依靠投資拉動、同時依靠成本優勢促進當地經濟增長仍然是一條重要的思路。
而劉煜輝則認為,在美歐經濟體提出“再工業化”的情況下,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泡沫現象更加堪憂,其調整與中國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同樣重要。“我們現在需要設想的一種情況是,如果美國、歐洲等經濟體確實通過制造業的提振拉動了經濟恢復增長,那么未來將出現全球資本回流美國的局面。”劉煜輝表示。
他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充斥著一定量的國際游資。如果美國經濟回暖,這些資金尋找到更好的投資或者投機途徑,它們從中國市場的撤離將對中國資本市場帶來較大的負面作用。因此,中國政府應該從現在開始,對諸如房地產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泡沫采取更有強力的抑制措施。(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