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業化”還是“再工業化”?
雖然從長期來看,美國經濟正在進行一場緩慢的調整。而當下,這場調整只是經濟低迷倒逼出來的一次嘗試。
大部分專家認為,這場對制造業和工業化的“回眸”,能持續多久難以判斷。但在短期內,卻是美國和歐洲政府追求其他經濟與政治訴求的潛臺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場概念的炒作,“甚至可以說是一場作秀?!彼J為,美國對經濟增長重心的定位,不可能真正地、長久性地調整到制造業上來,這只是經濟不景氣期間的一個緩兵之計。而奧巴馬政府目前正在上演的這部傳統回歸戲,在美國歷史上并不是第一次。
從美國去工業化過程開始,就一直伴隨著“再工業化”的討論和呼聲。尤其是每當經濟面臨不景氣、就業率下降的時候,“再工業化”的思維,便會被一些經濟學家和政客們搬出來渲染一番。
“但是,最起碼到現在為止,沒有一次‘再工業化’的呼聲是真正落實在實際行動層面的,或者是長期持續下去的?!眲⒃赫f。
這一觀點得到了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支持?!懊绹洕奈磥戆l展趨勢,不可能避免產業空心化的‘宿命’?!崩钛咐妆硎?。
事實上,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制造業“小國”。制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達到了15%,占全球制造業的份額則高達20%。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目前提出的所謂“再工業化”,是為了防止部分領先的產業在世界上失去領頭羊的地位。但如果不是這場金融危機的刺激,高成本產業鏈的繼續向外轉移,才是美國工業的發展趨勢。
從這個角度上看,去工業化才是美國經濟的長期取向。在嘗到了通過資本增值來做大經濟蛋糕的甜頭后,重新回歸到依靠勞動力和資源、能源帶動經濟增長,這一思路本身也許并不符合產業演進的邏輯。
從歷史經驗中也可以發現,一個產業鏈條中價值含量、增值能力最低的往往便是制造和加工環節。而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回報,對服務的加強、對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對行業標準的制定,才是一國控制產業制高點的主要手段。
這也是為什么過去多年,大量的美國公司將生產部門轉移到新興市場國家,卻往往將核心研發部門(R&D)留在美國總部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產業鏈條逐漸走向高端的趨勢也許可以迎來更多的資本回報,但難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而產業升級之后,低端鏈條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則不可避免。因此,通過暫時的制造業出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許正是美國政府走出經濟泥淖、甩掉高失業率的一個緩兵之計。而“再工業化”的思路,則可以視作政府獲取支持率這一利益訴求的體現。
從政治訴求的角度,“再工業化”的宣傳是政府為了維持民眾對經濟恢復的信心而注射的一劑強心針。劉元春認為,美國民主黨對工會的支持和對中低階層選民的依靠是“再工業化”理念的政治背景。
奧巴馬政府承諾的5年內對外出口翻番、創造200萬個就業崗位,無論能否真正實現,最起碼可以讓被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不斷打擊的民眾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而這一平衡,對維持選民對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1月即將展開的美國中期選舉,是造成“再工業化”理念發酵的一個短期因素。為爭取地方選民的支持,使得不少國會議員支持美國“再工業化”的訴求,同時這也促使他們以“再工業化”、加強制造業出口為緣由,就貿易逆差、人民幣匯率等問題屢屢發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