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價呈“溫和”上漲之勢。扣除翹尾因素、結構性因素,目前中國經濟尚無過熱跡象
● 2月份新增貸款7001億,調控作用明顯
新一輪加息預期正風雨欲來——這是昨日中國公布一系列2月份經濟數據及亞太區幾大央行利率決議結束后,市場上一種較為強烈的情緒反應。
3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增速遠超市場預期,不但創近15個月以來的新高,還一舉推動銀行一年期存款重回“負利率”時代(注:衡量通脹程度的CPI漲幅高于一年期利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
在此背景下,通脹預期和可能的經濟過熱會否催生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再次點燃市場。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普遍預計,第一季度不可能出現加息。當日,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目前的CPI“符合預期”。
2.7%當不起“最適當”
“今年前兩個月,受蔬菜、水果和居住類商品價格上漲較快等因素的影響,我國CPI同比上漲2.1%,其中2月份同比上漲2.7%。”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指出,物價呈“溫和”上漲之勢。扣除翹尾因素、結構性因素,目前中國經濟尚無過熱跡象。
A股昨日應聲走低,上證綜指最低探至3027.01點。分析師認為,負利率時代回歸使各路資金對未來調控政策出臺的防范心理加強。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雖然2月份CPI漲幅并不在意料之外,但既然漲幅已經超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百姓預期的波動。
“目前,除了銀行基準利率維持不變,國內銀行業同業拆借利息、住房按揭貸款利息等都已經上漲。”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預測,“央行在下個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不過,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認為,2月份CPI數據對于通脹預期影響為中性,一季度不可能出現加息,6-9月份比較可能。“不過由于2月份7000億元的信貸規模仍偏高,央行很可能在兩會結束后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001億元,顯著低于1月份1.39萬億元的新增規模。李稻葵對此表示,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的下降,說明監管層對金融機構的調控政策基本發揮了作用。
事實上,央行副行長蘇寧在兩會期間曾明確表示,“調控社會資金供應量,央行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如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也包括加息,央行將在最適當的時候使用最適當的手段”。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CPI上漲2.7%似乎還擔當不起“最適當”這個詞。“接下來央行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在內的彈性操作將會愈加頻繁。”
昨日,央行發行了1200億元3個月期央票,同時進行了83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從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來看,可能并不急于采取相對嚴厲的加息措施。
自今年1月份以來,央行已先后兩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
亞太各央行“謹慎當頭”
3月11日,包括菲律賓、韓國、新西蘭在內的幾大央行也各自出爐了利率決議。加上3月10日議息的泰國央行,五大央行一致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顯然,上周馬來西亞央行的加息舉措并未出現“帶頭”作用。
不過,不少分析人士從利率報告中解讀稱:亞太地區央行的加息時間表將整體提前。泰國央行指出,如果當前的政治局勢沒有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央行可能在下月的會議上宣布加息。韓國央行表示,加息時機“就在不久的將來”。
“預計美聯儲將會在今年6月加息。”謝國忠對記者表示:“而亞太地區的各大央行將會早于美聯儲加息,上半年紛紛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奚君羊則分析稱:“現在各大央行既要避免提早實施緊縮政策可能對經濟造成的沖擊,又要避免前期的大量刺激政策導致經濟過熱,然而短期內不可能采取合適的實際行動,因此以言論來進行口頭示警從而改變公眾的心理預期,為未來避免經濟過熱‘打預防針’。”(付碧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