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警惕“美元投機套利交易”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風險
過去14個月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一直將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零到0.25%之間這一歷史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警告說,美聯儲前所未有的“零利率”政策引發了規模空前的“美元投機套利交易”,正對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構成新的巨大系統性風險。
投機之母
在2007年夏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后,為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大幅降息,逐步將利率從5.25%降至零到0.25%之間。從2008年12月16日開始,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一直持續至今。
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獲得美元資金的成本大幅降低,他們開始大量借入美元,轉而投資到股票、黃金等資產,還有不少美元“熱錢”乘機流入利率較高的新興經濟體,推高了后者的股市、樓市價格。
因成功預測國際金融危機而聞名的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努里爾·魯比尼認為,自2009年3月份以來,全球股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全體上揚,而新興經濟體的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債券和貨幣等,漲幅更為明顯,原因除了世界經濟基本面出現好轉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美元投機套利交易”。
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他認為,“隨著美聯儲持續將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預計將繼續這一政策,美元已成為套利交易的主要融資貨幣”。他警告說,“美元投機套利交易”正成為所有套利交易之母和所有資產泡沫之母。
魯比尼預測,一旦美元借貸成本上升,“美元投機套利交易”將會發生逆轉,大量資金將撤出高風險資產,最終將導致這些資產價格同步大幅下滑,泡沫破裂。
前車之鑒
美國寬松貨幣政策“貽害”世界經濟其實早有前車之鑒。在二十一世紀頭幾年,美國經濟上次出現衰退時,美聯儲也曾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當時,美國經濟雖然很快擺脫衰退,但卻為后來出現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埋下了根源。
在2001年,美國經濟因技術股泡沫破裂、“9·11”恐怖襲擊和上市公司財務丑聞等陷入衰退。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創造了一個貌似應對經濟衰退的“標準作業程序”:降息、降息、再降息,直到經濟快速復蘇。
從2001年1月3日到2003年6月25日,美聯儲13次降息,使利率從6.25%降至1%,為40年來的最低點,并將這一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從表面上看,美國經濟迅速擺脫衰退。
接下來的好幾年時間,不少人相信,美聯儲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分析和預判能力,已完全掌握經濟運行規律,從此危機和衰退將成為歷史,繁榮將持續下去。2006年1月31日,執掌美聯儲超過18年的格林斯潘“光榮退休”。
在2007年夏,離格林斯潘退休差不多一年半時間,美聯儲持續加息后,美國住房市場泡沫最終破裂,次貸危機由此爆發,并最終演變為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
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有人指責說,正是格林斯潘通過低利率刺激美國經濟走出上一次衰退的做法,吹大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最終引發了一場全球性金融海嘯。格林斯潘的職業生涯也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兩難選擇
根據美聯儲2月17日公布的上次貨幣政策決策例會會議紀要,鑒于美國較低的資源利用率,加上通貨膨脹預期穩定,美聯儲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將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魯比尼認為,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將給新興經濟體造成兩難選擇。隨著“美元投機套利交易”持續發展,“熱錢”不斷流入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升值壓力增大。新興經濟體央行要么不采取干預措施,放任其貨幣升值,從而進一步助長“熱錢”涌入;要么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干預,抑制本國貨幣對美元過快升值,但此舉將導致其貨幣政策“非自愿”寬松化,從而進一步助長其內部的資產泡沫。
在總結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中,新興經濟體提出,應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監管,但要做到這一點無疑是“說易行難”。
鏈接
所謂“美元投機套利交易”,是指在美聯儲實施“零利率”政策之后,投資者以較低的成本借入美元,轉而投資到其他收益更高的資產當中。
目前,美聯儲在刺激美國經濟增長的口號下,不斷延長“零利率”政策的實施時間。新興經濟體在無法對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施加必要影響的情況下,只能依靠自身努力,竭力避免可能出現的全球性資產泡沫破裂。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也充分說明,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問題依然十分突出。(記者明金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