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資本的雙重“面具”
“2009年溫州民間流動資本規模達到7500億元,較10年前的2000億元增加了5000多億元”。這個說法比較接近溫州市政府金融辦關于民間流動性資本的統計數據。
10年增值5000億元。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負責人剖析成因時表示,溫州人把握了全國產業投資的趨勢并引領投資風尚。國內媒體幾乎每天都有溫州人或溫州資本動向的新聞。
當地官方說,溫州民間資本在國內擴張過程中與各地招商引資政策一拍即合,其規模每年以兩位數速度擴張。周德文透露,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每年需要接待1000多批次招商引資人馬。其中遼寧省兩任省長率團赴溫州招商引資時,雙方企業家的對接活動都是他們促進會承擔。
目前,溫州民間資本在全國各地設立了3.5萬家工廠,在承接產業轉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勞動就業率與地方政府稅收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因此,溫州人常被各地政府官員稱為“可愛的溫州人”。
但在普通民眾眼里,溫州人又是另外一個形象。浙江德宏企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尹學德說:“溫州民間資本帶有一定的邪惡性,每隔三五年時間換一個投資領域,過分追求暴利;每到一處風生水起。他們進入北京、上海樓市,房價應聲而起;涉足新疆棉花、延安油田、山西煤礦,市場如大軍壓境。”
對社會上一系列關于溫州人的評說,周德文深有感觸。前段時間,他到江蘇省蘇州市出差。剛上出租車,司機彬彬有禮地問從哪里來。當周先生說是“溫州”時,司機便破口大罵“都是你們溫州人害得我們買不起房子”。
周先生向司機解釋,客觀上不否認溫州有一部分民間資本在炒房,但相當于全國房地產市場幾萬億元的大盤子來說,溫州人充其量起到的只是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過分追求GDP增長,以及“地王”價格屢創新高。
“省外煤礦兼并、重組,溫州民間資本又背上浪費礦產資源、污染環境與安全事故頻發的‘黑鍋’”。溫州中小企業代言人說:“溫州人開始成為社會仇富與丑化的對象。”
原來一項正常的投資行為冠以“炒”字后,就變成不正常的投機行為。前兩年,北京市國企大面積改革,溫州商人北上看看有沒有參與國企改革進程的機會。媒體報道出來的便是“溫州資本炒國企”。代言人一張嘴怎么講得過社會上千百萬張嘴?
“資本的天性就是逐利”。浙江銀監局溫州監管分局負責人說,炒房、炒煤都是一種投資方式,一方面政府要加強管理與引導,另一方面社會需要客觀看待。溫商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邦彥則認為,“資本投機能得勢一時,卻成就不了一世”。
本報溫州2月10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