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進入 大項目帶動
進入21世紀后,海南迎來了工業化轉機,“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成為海南的發展戰略。2003年,海南掀起了央企強勢主導海南地方工業重組的浪潮。這一年,洋浦引進第一家大型企業——金海漿紙項目。也是在這一年,華能集團重組海口電廠,一汽集團兼并海南汽車廠,紅塔集團重組海南卷煙廠,武鋼集團控股兼并鵬達薄板廠等等。
而轉到2004年8月,《關于加快海南省新型工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確定了海南正式提出“以大公司、大項目帶動,加快提升海南工業比重”的設想。通過“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策略,“再造洋浦”的戰略也得以推進。2005年以來,洋浦開發區的多個經濟指標“井噴”,年增長率達到100%以上,個別年份甚至達到500%。
推進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
按照遲福林的設想,如果將自由貿易區與能源相結合,最實際的操作是將洋浦作為自由工業港區,明確其作為南海能源的國家戰略基地。
曾欲成長為中國最大特區的海南省,最終和不少后發地區一樣,走上了一條靠大企業引領大工業實現反梯度趕超戰略的平實之路。海南,第一次有效實現了產業和資本的“親密接觸”。在此基礎上的自由貿易區概念,也因之被注入了不少實質性內容,似乎可免其前身“特別關稅區”命運多舛之虞。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走上了新型工業化之路的海南,如何協調以國際旅游島促自由貿易區和以 “能源和平開發平臺”推進自由貿易區這兩者之間,因環保、生態、油氣、煉化等對沖性概念而產生的問題。
為了推進海南的自由貿易區戰略,海南方面備下了“上中下三策”。“第一種方案是理想方案,以亞洲為背景,建立規范意義的自由貿易區。第二種就是以南海油氣資源和平開發和兩岸經貿合作為背景,建立類似于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區。第三種是以建立國際旅游島為重點,推進海南島國際化進程。”遲福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