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劣勢
深圳的金融集聚性、金融人才環境和生態環境令人擔憂。
競爭力:
多金融產品“扎根”深圳
“可見,深圳首次入榜的好成績與GFCI專業、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判標準有密切關系,深圳決不是徒有虛名。”張建森說。眾所周知,深圳經濟已創造了內地多個第一,如城市GDP首超1萬億美元等,這在全球都是不多見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很多金融產品的“根”都在深圳,深圳的金融創新在全國是領先的,如深圳以交易所為核心,包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代辦股份轉讓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初見雛形;深圳金融業發展有著全國性證券市場中心和毗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域優勢;靠市場發展起來的金融品牌企業都誕生于深圳,如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南方基金等。
軟肋:
金融集聚性有待提高
不過,目前深圳并不能沾沾自喜,其金融中心建設仍有諸多“軟肋”,首當其沖的是金融集聚性問題。張建森指出,目前公認的兩大全球金融中心——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其金融業在區域上都是高度集中的,如紐約的華爾街、倫敦的金融城,其中倫敦的集聚性更盛——一個倫敦金融城的強力“吸金”推升當地房價最高達27萬英鎊/平方米。
在國內,上海的金融集聚性也做得較好,其陸家嘴地區已成為上海金融業的品牌。
反觀深圳,從東到西,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都提出要打造深圳的金融中心,金融業較為散亂。即使同在一個行政區的金融中心區域,各大物業由各大公司自有把持。
不過,隨著深交所新址、招商銀行深圳分行總部等將遷址進駐深圳福田CBD,南山前海地區規劃打造深港現代服務業示范區,深圳金融業進一步集聚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深圳在金融人才環境和生態環境方面也令人憂。
張建森透露,其編制我國首個“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時調查發現,深圳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商業環境四大方面都位居國內金融中心前三甲。但是,在金融生態環境排名中,深圳僅排名第4位;而在金融人才環境方面,深圳慘跌至第13位。
GFCI指數
倫敦金融城公司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是全球范圍內率先對全球各大金融中心進行專業排名的權威性指數。2007年3月開始,該指數開始對全球范圍內的46個金融中心進行評價,并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顯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變化。該指數著重關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場靈活度、適應性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
專家視角:
“深港融合”助力排名提升
深圳市委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則從此次GFCI排名中體會到“深港融合”的“有意思的味道”。他向本報記者表示,在深圳獲得的主觀評分中超過80%是來自亞洲本地受訪者,其中大部分又來自中國香港地區,換一種思維來看,這是香港對深圳認知度提高的重要表現。
“可以說,香港對深圳的認同感已開始在香港不同階層和社會領域廣泛擴展開來。”譚剛說,這種趨勢正越來越明顯,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香港對深圳發展高新技術從不以為然到承認深圳的異軍突起,到有香港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港人出行目的地絕大部分是珠三角,其中60%~70%是在深圳。
深港兩地越來越頻繁的交流在政府層面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包括去年和今年深港兩地聯合對河套地區開發進行公共咨詢,以及南山前海地區建深港合作示范區等。
譚剛指出,不難看出,在建設金融中心方面,北京的重大決策優勢、上海的強大市場營運能力都是深圳所不能及的。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多年的摸索,深圳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金融中心發展的“路線圖”——向國際化邁進,從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到多年來深圳在人民幣現金流量居高不下的現實,還有即將開板的創業板將為深圳“加分”。
不過,現有深圳金融業分散在羅湖、福田、南山三區,集聚性問題需引起注意。深圳應有更合理的規劃加強金融產業鏈上在地理上的合理配置,以保證在“競爭中充滿活力”。(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