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階段還紛紛參與優惠券發放、打折吸引客源的國內各大景區景點,悄悄舉起漲價大旗,這是一年以來國內景區首次大規模的漲價,漲價景點涵蓋了四川、北京、貴州、天津等地區。對此國家發改委稱,定價權在地方。(據8月19日《經濟參考報》)
在旅游市場尚未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景區的扎堆漲價是一種怪異的市場行為,更與之前政府參與的“降價促銷保市場”行為背道而馳。業內人士認為選擇這個時機漲價無異于自殺性行為,只會抑制需求延緩行業復蘇時間,而不會有利于整體市場前景的發展。
因此,必定有某些市場外的因素在主導著這場不合時宜的漲價風潮。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在以“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贏通脹”為流行語的2007年那場劇烈的“結構性通脹”中,發改委就漲價問題發了相當數量的通知。市場逼著行業漲價,可發改委為了穩定物價如千手觀音般強行按住,除壟斷油企兩巨頭以油荒“逼宮”成功強行闖關之處,其他包括旅游景區在內的若干行業如孫猴子一般,一律被發改委“一年內一律不得調價”的五指山死死壓住。
北京奧運會后,劉翔跑多快大家沒記住,但一定忘不了這種“經驗教訓”:在通脹來臨時,調價是一種可以被隨意限制的自由。價格主管部門于非常時期在價格上的鐵腕讓人領教過,不可不敬畏,那么最適宜的應對策略就是未雨綢繆搶跑漲價。對景區的大規模漲價,主管部門說定價權在地方,可在去年的時候擁有自主定價權的景區漲價卻被嚴令“一律不準”,不同時間對權力不同的解釋讓各方都摸清主管部門的行為特點,所以,它們要未雨綢繆來次集體搶跑。
不但是景區在漲價搶跑,水業也在搶跑,天然氣也在搶跑,凡是在市場擁有相當程度壟斷、可以不考慮消費者情緒感受的行業,都有著強烈的漲價搶跑沖動。漲價的行業還會越來越多,它們都不是被市場推動著,而是被這種未雨綢繆的情緒所驅動著,外界看起來怪異的漲價潮,不過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小聰明、鐵腕價格管制下的小滑頭。當然,這背后反映的,是各方對通脹未來的預期的增強。(范大中 廣西 職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