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某種情況下也為對方市場提供了幫助,是一個雙贏的選擇。”趙晉平在評價這種采購模式時說。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面臨嚴重的貿易失衡問題,兩國政府和民間也一直謀求解決之道。這次中國經貿代表團的高規格出訪,讓人們看到解決這一長期困擾兩國經貿交流難題的希望。
從中美傳統的貿易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出口集中在貨物貿易領域,生活必需品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據主流,滿足了美國大量中低端消費需求。但與此同時,美國長期對華實行歧視性的出口管制政策,出于種種原因對一些高技術產品技術出口進行限制,在許多方面削弱了其自身的出口競爭力,導致對中國市場出口下降。
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今年前3個月,中美貿易額為22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6%。盡管中方順差比去年同期減少12.5%,但仍然達到102.5億美元。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中國從2006年以來已經連續三年派出代表團赴美進行數額龐大的采購,采購金額分別達到了162億、326億和136億美元。而這次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進行的新一輪“經貿之旅”,因其彰顯的積極意義更加引人關注。
盡管如此,中美貿易健康發展之路并不平坦。中國在不對等貿易結構下獲取的對美貿易順差,每每成為美國對人民幣匯率、貿易政策施加壓力的誘因,而雙方在經貿領域的摩擦和糾紛更是時有發生。
今年初,美國國會表決通過了帶有所謂“購買美國貨條款”的經濟刺激方案。由于其暗含的強烈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盡管方案沒有馬上付諸實施,但作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的中國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而就在中國經貿代表團啟程赴美前夕,中美仍在就美國限制中國禽肉問題進行磋商。
“世界經濟復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美合作共同努力。美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中國則是發展最快的大國,中美攜手合作具有深遠的意義。”趙晉平說,包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內的兩國高層交流機制業已形成,此次中美商貿領域的良性互動,將為實體經濟層面的復蘇提供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