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徽)城市競爭力報告
涂山引渠育沃土,淮水潤物千峰逐;
風起云涌藏松柏,百轉千回迎客來。
報告將安徽同全國其他21個省區進行總體比較發現:安徽的綜合競爭力排在全國第13名。
報告對安徽的17個城市進行比較,并發布了《中國(安徽)城市競爭力報告》:
綜合競爭力:城市間差距較大,皖江城市群較強。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合肥、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蚌埠、黃山、淮南、滁州、淮北、宜城、巢湖、池州、阜陽、毫州、宿州、六安。
綜合增長競爭力:總體發展較慢,合肥馬鞍山領跑。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合肥、馬鞍山、銅陵、蕪湖、淮南、巢湖、池州、黃山、六安、蚌埠、毫州、安慶、淮北、阜陽、宿州、宣城、滁州。
經濟規模競爭力:城市之間差異較小,資源城市優勢明顯。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合肥、馬鞍山、蕪湖、銅陵、淮北、淮南、蚌埠、安慶、宿州、阜陽、巢湖、毫州、滁州、宣城、黃山、六安、池州。
經濟效率競爭力:大部分城市處于前工業化階段,城市間差距較大。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馬鞍山、銅陵、合肥、蕪湖、安慶、蚌埠、淮北、滁州、黃山、淮南、巢湖、池州、宣城、宿州、毫州、阜陽、六安。
發展成本競爭力:發展成本中部最低,旅游城市表現俱佳。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毫州、黃山、合肥、宣城、巢湖、宿州、蕪湖、阜陽、滁州、蚌埠、淮北、安慶、淮南、池州、六安、銅陵、馬鞍山。
產業層次競爭力:總體水平較差,合肥優勢突出。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合肥、安慶、蕪湖、蚌埠、黃山、馬鞍山、銅陵、滁州、淮南、宣城、阜陽、六安、毫州、淮北、池州、宿州、巢湖。
生活質量競爭力:城市間差距較大,皖江城市帶質量較高。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馬鞍山、合肥、銅陵、蕪湖、黃山、安慶、滁州、蚌埠、淮北、池州、淮南、巢湖、六安、阜陽、宣城、宿州、毫州。
從總體來看,安徽省共有4個城市排在全國前100名,5個城市排在100--200名之間,8個城市排200名以后。其綜合競爭力基尼系數高于中部地區的均值,但低于全國均值,排名為第15位,表明安徽省的城市發展均衡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低于中部平均水平。
相對而言,皖江淮城市群的綜合競爭力較強,其他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較弱。安徽省的發展成本競爭力優勢尤為明顯,且城市之間差距較小,是安徽省各項競爭力中指標最好的,也是中部六省中競爭力最強的。其他指標相對較為均衡,差別較小。安徽省的產業層次競爭力最弱,是其發展的瓶頸。
這份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是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的第七次年度報告,報告主題前瞻、評述客觀、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報告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門、國內外企業、有關研究機構、社會公眾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意義和研究借鑒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