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解讀當前經濟形勢:
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仍處在較快發展歷史時期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漲1.0%,創下了2006年8月以來的新低。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如何從CPI的變動來透視我們生活的變化?這一數據對于政府下一步出臺相關政策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日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對此做了解答。
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
問:大家對今年的經濟走勢有“V”形、“U”形、“L”形三種看法:V形就是觸底迅速反彈;U形就是在底部持續一段時間,然后上揚;L形就是在底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抬頭。您是怎樣判斷的?
姚景源:由于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我們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加大,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就業也遇到了困難,這些都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我們仍然處在一個較快發展的歷史時期。我認為中國經濟不可能出現L形這樣的局面,這是不可能的。
上漲1.0%基本符合預期
問:1月份CPI同比上漲1.0%符合預期嗎?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這一數字?
姚景源:我覺得1.0%應當是符合絕大多數人預期的,因為這兩年始終是把抑制物價過高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CPI上漲1.0%,首先表明了我們的宏觀調控取得了重大成效。從構成CPI的八類價格來看,從2007年到2008年,始終處于五漲三落的基本態勢。這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在CPI當中所占權重不一樣,其中食品占的權重大概是1/3,從2007年、2008年的價格上漲到現在的價格回落,其原因主要還是食品價格發生變化。
全年價格將保持平穩
問:有一種擔心,說是CPI漲幅已經連續9個月回落了,CPI的下行趨勢是否意味著已經進入通貨緊縮了?
姚景源:我們看到,1月份CPI還是上漲的,但是PPI下降3.3%。PPI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下降幅度,首先是因為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國際上一些大宗產品比如說原油的價格暴跌,通過產業鏈條逐漸往中國中下游企業傳導;第二是去年前8個月PPI漲幅形成較高基數,致使去年工業品價格變動對今年的滯后影響為負。從CPI和PPI的走勢看,我覺得一季度肯定還會是一個偏低的狀況,但是隨著我國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二季度、三季度,特別到了下半年,總體局面會有所改變。所以,我認為我們有通貨緊縮的風險,但隨著擴大內需措施的實施,今年CPI的走勢將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況,整個價格還會保持一個平穩的基本態勢。
讓大家既有錢又敢消費
問:1月份CPI數據對于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會有怎樣的影響,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抑制通貨緊縮的發生?
姚景源:按照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抑制通貨緊縮就要擴大需求。擴內需是要把擴內需和調結構緊緊結合起來。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家幾乎每周都在圍繞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出臺政策。內需分兩塊,一塊是投資,一塊是消費,擴大內需就是要擴大投資、擴大消費。要擴大消費就要想辦法增加大家的收入,改善對未來支出的預期。前一段時間,國家出臺了擴大需求的十大措施,這十大措施比較明確地投向兩個方面,一是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比如說提高低保、社保標準,提高離退休金,加大對農民各種補貼的力度。二是投向社會保障,投向民生,通過完善社會保障,比如完善醫改等等,減少大家的后顧之憂。這樣讓大家有錢,有了錢以后又敢消費,通過擴大需求來抑制通貨緊縮的發生。(記者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