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各國政府忙于推出新的經濟救援方案的時候,一些睿智的人卻在警示:第二波金融海嘯正在形成。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曾經警告說,第二波金融海嘯正在形成,由于新興市場的“底子”已較第一波金融海嘯時變弱,第二波海嘯的傳染性,會較第一波金融海嘯還要厲害。2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最高學術級別的教授郎咸平在一個報告中也說,“金融海嘯是精心策劃出來的”,“從2月開始,第二波金融危機已經襲來,而且其沖擊要遠遠大于第一波金融危機”。
第二波金融海嘯來襲
那么,第二波金融海嘯是否真的來襲?讓我們來看看吧:
美國金融界的海嘯至今并沒有停止,在牽涉多家歐美銀行的麥道夫詐騙案發生不久,斯坦福國際銀行的金融詐騙案又被曝光,而且引發了多國相關銀行儲戶的擠兌潮;經過兩天的逃亡,涉嫌犯有詐騙罪的斯坦福國際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倫·斯坦福2月19日已向美國警方自首。至今,美國破產銀行已經達到了14家,而原來稱霸全球的花旗銀行等頂級銀行股價進一步暴跌,按市值計算,已經被擠出全球十大銀行之列。
日本金融界也不平靜。2月20日,被認為是本輪危機中亞洲最大“受害者”之一的日本大型銀行農林中央金庫宣布,為彌補因投資美國證券化金融資產而出現的巨虧,該行計劃融資高達1.9萬億日元(約合202億美元),以填補巨大的資本缺口。該銀行還宣布,其CEO上野博史也將引咎辭職。
再看看東歐,匈牙利、捷克、克羅地亞、保加利亞、波羅的海諸國因受出口大幅萎縮而帶來金融困境,不僅影響了這些國家本身,而且還拖累了曾經大量投資到這些國家的西歐諸國的銀行,使原來就已不堪重負、苦不堪言的西歐相關銀行更加雪上加霜。
歐美股市再現新一輪跌勢
毫無疑問,國際上第二波金融海嘯已經撲面而來,歐美、日本股市再創新低而展開新一輪跌勢正是反映了這個基本面。換句話說,歐美、日本股市在第二波金融海嘯沖擊下,已經率先倒在沙灘上了。
美國股市在上周四(2月19日)向下突破了7500點這一去年11月的低位而創出新低,2月20日延續新的跌勢下調100點,收于7365點;而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也向下突破了4000點關口而創出數年來新低,歐美股市展開新一輪的跌勢似乎已經沒有疑義了。
受歐美股市影響以及日本大型銀行的利空消息影響,日本股市2月20日也跌穿了前期低位,東證指數收于收于739點,創出25年來的新低。
受發達國家股市暴跌的影響,2月20日亞太股市也普遍下跌,當天收盤,MSCI亞太指數大跌2.3%,收報75.96點,逼近去年11月20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該指數僅在上周就暴跌了7%,今年以來的跌幅已經達到15%;去年,該指數累計下跌43%。20日,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跌了3.7%,也創兩個多月以來的收盤新低。
筆者認為,歐美股市在跌穿去年11月的低位之后,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展開新一輪的跌勢。
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
歐美、日本股市上周的破位下行引起了國際股市“哀鴻遍野”,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批新型經濟體的股市也出現了較大的跌幅,這將對A股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對此,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盲目樂觀;同時也不能過分憂慮,盲目悲觀;而是應該予以正視,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不可能不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最近幾個月以來,中國商品出口持續下降和GDP的回落就證明了“脫鉤論”錯誤。我們對金融形勢和經濟形勢的惡化以及這種惡化對A股市場的負面影響應該有思想上心理上的準備,并且應該及早籌劃應對措施。而體現在A股市場上,則應該保持清醒和謹慎,切勿盲目樂觀。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金融體系至今尚穩健和安全,中國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因而可以有更多的籌碼應對危機;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及早出臺了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而十大行業的振興計劃目前也正在陸續出臺。有分析說,七成的上市公司將受惠于這些行業振興計劃;這就使中國的宏觀基本面有別于歐美和日本,也有別于東歐的新興經濟體,從而使中國A股市場具備了更有力的依托,有了更穩固的根基。因此,我們在A股市場也不必仿效國際股市的恐慌,更不應該盲目悲觀。
具體分析到股市,筆者認為,A股市場由于其有別于國際股市基本面,因而仍然有望走出獨立行情;但由于今年以來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獲利盤,在國際環境惡化的同時,可能會順勢做一些短期調整,以利于后市的發展。在歐美、日本股市破位下行的上周四、上周五,A股市場依然表現出強勢,出現了反彈,但我們不能因此就盲目樂觀;因為這有可能是對上周二、上周三過大跌幅的一種修正;短期的調整仍然有可能繼續展開。但筆者相信,A股市場不會步歐美股市創出新低的后塵;目前的短期調整只是上升過程的中繼性調整,下調的幅度應該不會太大;在上證指數2100點上方應該有較好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