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端升級到高端,被普遍認為是“中國制造”持續發展、增加利潤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金融危機肆虐的今天,低端產品是否會因為人們腰包癟了只能買便宜貨而迎來“暖冬”?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2008年12月31日在《國際商報》上撰文稱,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國外貿長期發展的優勢產業,中國在穩定外貿出口和開拓新興市場上均具有較大潛力。
高虎城寫道:“許多出口產品雖屬中低檔產品,但具有剛性需求,在世界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更具有競爭優勢。”他同時說,中國勞動力比較優勢仍較明顯。另外隨著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持續快速增長。今年在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對東盟、韓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5個國家和地區前10個月的出口,仍增長34.1%。
但高虎城認為,中國對新興市場出口所占比重仍較低。2008年前10個月,中國對上述5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在總出口中所占比重僅為19.2%,與對美出口基本持平,還有很大開拓潛力。
高虎城認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中國外貿長期發展的優勢產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載體……應審慎處理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擴大就業的關系,避免帶來新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近期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也談到,中國勞動力的價格在新的《勞動法》頒布和民工荒后上升得比較快,給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但是目前這個壓力已經得到了一些緩解,未來上漲的速度將比較溫和,其他國家則沒有這樣的優勢。而他也推測,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在未來很可能重獲巨大的價格優勢。當前廣大新興市場存在著對這些低端產品的巨大需求,而在金融風暴之后,發達國家的需求也在低端化,那么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制造業等低端產業,會重新應運而生,“又有一大部分企業重新做這個(低端產品)”。
過快過急地放棄中國勞動力優勢,盲目追求產業升級或許并不明智。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也說過,保留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相當必要的,“當世界工廠并不丟臉”。有些地方提出要加快企業的轉型,但轉型只能穩步進行,循序漸進,按市場規律進行轉型。他說,按照中國的國情和競爭優勢,“中國還可以再生產30年襯衣!”(青年參考/寧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