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31日電(記者陸文軍) 高速公路網絡,堪稱區域經濟發展動脈。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地區經濟能級不斷提升,近年來區域內高速路網交通流量也不斷增大。除了不斷加建省際高速新通道,長三角交通部門也試圖通過信息化手段,緩解區域內高速公路道口擁堵局面,提升交通出行效率。
籌備多時的長三角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經過各地協作,終于啟動。該系統未來將在長三角高速路網中大范圍推廣應用,有望緩解近年來長三角高速公路中越來越突出的“高速堵,堵就堵在收費口”的矛盾,真正使長三角交通動脈通暢起來。
31日,“長三角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試運行江蘇·上海聯合開通儀式”在滬蘇浙皖高速公路汾湖收費站舉行。
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是在車輛上安裝車載設備,并配合使用國標雙界面CPU卡。當車輛進入、駛出高速公路道口時,不必停車、快速通過就能實現自動記錄信息、自動扣款。
記者現場看到,裝有車載單元(OBU)的車輛僅用3-5秒就通過了收費道口,免去了以往在收費道口需要停車、交費的過程,通行速度大為提高。
據悉,本次上海開通試運行的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為一期工程,共安裝了80根ETC車道,分布上海全市634公里高速公路網的30個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主要以省市間射線高速公路為主。
江蘇省一期工程共安裝了23根ETC專用車道,分布14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其中包括蘇滬交界的3條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
據介紹,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在上海和江蘇率先啟動后,下一步上海將聯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繼續加大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建設力度,預計在2009年內,浙江、安徽、江西也將開通系統,長三角四省一市高速公路網將真正實現ETC的互聯互通。
據上海公路管理部門介紹,上海力爭在2010年前實現高速公路ETC建設道口全覆蓋、網絡全覆蓋(長三角地區跨省市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聯網運營,與蘇、浙、皖、贛等省市高速公路實現“道口收費、統一結算”的聯網模式)、管理全覆蓋(建立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和服務系統)、服務全覆蓋(發展電子不停車系統用戶30萬并通過與銀行的合作盡量增設服務網點)的目標,為高速公路的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上海市公路管理處處長嚴炯浩介紹,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是解決高速公路收費口擁堵、節約高速公路用地資源以及節能減排的有效手段,與人工半自動收費方式(MTC)相比,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可以使道口的通行能力提升3-5倍,極大地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
在杭州居住和工作的駱克,周末經常驅車到上海參加在職進修課程,平時還經常去長三角鄰近的城市出差。他說:“高速公路收費口擁堵確實讓人頭疼,尤其在周五下午到傍晚,有些道口擁堵更加嚴重,影響了整個通行速度,不停車收費系統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將讓我們這些有車族更加方便地暢行長三角。”
據介紹,長三角交通部門將進一步加大聯網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建設力度,而作為示范工程的組成部分,上海發行的“滬通卡”與江蘇省發行的“蘇通卡”技術標準完全一致,車主可在兩省(市)區域高速公路網通用。不久的將來,可望實現一卡通行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區域高速公路網。
目前,長三角城市正在以上海為中心,打造“3小時交通圈”。近期,滬寧、滬杭兩大上海出省高速主干道正在拓寬,上海與浙江、江蘇的新高速通道也陸續開建。目前僅蘇、浙、滬三地高速公路里程數已近7000公里,并初步成網。
交通專家認為,隨著新一輪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啟動,長三角“3小時交通圈”建成指日可待,同時有效引入如不停車收費系統這樣的新技術,將提升這一區域快速交通圈的經濟效益,推進區域一體化,進一步提升交通效率。
據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末起,發達國家便開始采用ETC技術。例如,全日本20%的車輛已經使用這項技術,每天有500萬輛次應用ETC技術的車輛通過收費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