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危機倒逼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變革
未來應該選擇就業優先增長的經濟增長模式,避免政策實施的逆就業傾向出現,應該更多指向吸納就業或激勵創業的經濟領域,將“雙保——保增長、保就業”作為我國宏觀調控的主線條,以實現促進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通過經濟增長帶動更多的就業,真正實現從“藏富于民”到“創富于民”的轉變。因此,在總體布局上,必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人力資源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避免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惡性循環”。注重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含量和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的經濟產業和生產服務領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過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目標導向上,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促進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把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變成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把城鄉二元經濟轉換的過程變成統籌城鄉就業的過程;在具體安排上,把就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予以考慮。
隨著我國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經濟重心將實現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從一般制造業到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的轉換,整個社會對從事單純物質產品生產的勞動者的需求量相對減少,而對人力資本、R&D 等知識資本的要求則大。因此,從長期看,中國應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改革現行教育模式,強化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包括進行大規模的農民工培訓和素質提高工作,以適合未來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即經濟增長與就業匹配之外,還要實現勞動力升級與轉型匹配。
同時也要應冷靜思考制約就業優先經濟增長的制度約束條件,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為就業增長釋放動力。事實上,中國70年代末的就業危機就成為城鎮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契機。回顧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歷程,改革的起步階段有兩件事做得很成功,第一是最初幾年把改革的重點放在農村,這一改革打破了農業長期停滯的局面,對整個經濟改革起了重要推動作用;第二是加快集體經濟的發展,并允許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三資企業的適當成長,很快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鎮集體(合作)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所以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根源于一場就業危機。
以史為鏡,此次就業困局也將是化“危”為“機”的好時機。擴大就業重在開源,以創業促進就業,全方位啟動創業型經濟的發展,打造自主創業的造血機制才是破解就業瓶頸的根本解決之道。用經濟轉型的產業角度衡量,創業是企業價值創造和產業發展的起點,更是產業內生式增長的永恒動力。為此,要加快建設多層次創業政策體系,從產業政策、所有制政策、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構建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地方的優勢產業、特色經濟,確定鼓勵創業的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創業者進入國家和地方優先和重點發展的科技型、資源綜合利用型、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型、貿易促進型、社區服務型、建筑勞務型和信息服務型等產業或行業;同時將創業納入正軌教育體系中,提高創業能力,促進社會整體就業觀的轉變。借鑒美國、歐盟創業教育的經驗,大力發展創業教育體系,營造創業文化、倡導創業精神包括深度意義上的全民創業教育和創業文化構建等長遠政策措施,注重創業實踐并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全社會創業資源,對預備勞動力群體實施創業教育及對社會各年齡階段的失業群體創業活動的培訓性引導和資金上的支持,適應經濟格局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調整教育結構。(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