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策建議
1、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需求方面的作用
首先,在優化結構的前提下,保持合理投資規模。在災后重建、保障性住房和重大基礎設施等方面,適時適度地增加財政投入。進一步加強“三農”、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建設。推進一批有利于消除瓶頸制約的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其次,通過財政補貼與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方式,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自主品牌產品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出口,緩解出口企業面臨的壓力,防止外需過快下滑。最后,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完善城鎮職工最低工資制度,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加快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增加對中低收入者、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擴大家電下鄉補貼的品種和地域范圍,促進農村消費。
2.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確保農民增產增收
一是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重點是農村水利、道路、安全飲水、電力、沼氣等方面的建設。改善農村基礎教育、公共衛生、文化設施。二是進一步加大支農補貼力度,并改進完善補貼政策和方式。較大幅度地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穩定農民種糧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國范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出臺振興奶業、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五是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繼續增加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切實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保障范圍。
3. 實行靈活審慎的貨幣政策
一是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等政策,將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在適度水平,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二是適時通過降低存貸款利率等辦法實施調控,穩定市場預期。三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發揮人民幣匯率在隔離外部沖擊中的作用。五是完善個人住房貸款相關政策,支持房地產企業的合理有效信貸需求,促進房地產信貸市場平穩運行。六是加大對“三農”、小企業和災區重建等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
4.積極穩妥地推進價格改革
當前,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逐步減輕,國際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全面回落,為我國理順資源能源價格、改革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提供了有利時機。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下決心適時推出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加快電價改革步伐,促進合理電價機制的形成。主要采用經濟手段解決當前電煤、成品油、供熱等由價格引發的供需矛盾。改革資源稅費制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根據物價漲幅回落情況,推進成品油價格和國際油價并軌。進一步理順煤電價格,擇機調整銷售電價。(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撰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