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對美國金融界來說卻格外蕭瑟,美國幾家知名金融機構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14日美林“委身”美銀、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16日AIG告急、21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普通商業銀行獲批、26日華盛頓互助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一系列金融事件接踵而至。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下一步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走向如何?就相關問題,《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了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
“有信心,也要增強風險和憂患意識”
《中國經濟周刊》: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新形勢?我們該如何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
姚景源:2003年,中國經濟徹底擺脫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3年至2007年,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高增長低通脹,始終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局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經濟遭遇到了過去五年從未有過的復雜而又困難的國內外經濟局面。
首先是國際上美國次貸危機持續升級為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經濟出了問題不是小事,現在全世界經濟總量是54.3萬億美元,美國是13.8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5.5%。所以,美國經濟出了問題,整個世界經濟直接會受到影響。美國次貸危機直接導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進而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歐盟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比前一季度下降0.2%,這是自1995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歐元區經濟首次環比出現負增長。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直接導致中國經濟的外部需求減弱。
其次,從資本層面看,美元貶值人民幣被迫升值。這三年美元大幅度貶值,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對中國經濟最直接的影響是削弱了出口競爭力。盡管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出口還在增長,但是增幅回落了5.7%,其中對美國的出口僅增長8.9%,多年來首次出現個位數。
從商品市場層面看,目前整個國際商品市場上是“漲”聲一片。首先是石油價格上漲。今年1—6月份,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上漲近50%,最高時突破了每桶140美元。國際市場油價暴漲對中國的沖擊很大,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去年全國石油消費(原油消費)3.67億噸中1.8億噸是進口,進口數量占原油消費總量接近50%。其次是糧價高漲。去年底,全世界糧食庫存總量降到了3.14億噸。在國際上,糧食一年庫存量占糧食全年消費量有一個安全警戒線——比重不能低于18%,但是去年底,這個數字降低到了15%,達到了警戒線以下,所以糧價開始暴漲。我在土耳其看到一公斤大米相當60元人民幣,而現在我國的米價僅相當于韓國的1/13,相當于日本1/21。今年上半年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我國夏糧豐收,現在預計全年糧食也會有一個好收成。糧食連續五年豐收,意義重大。糧食豐收對穩定今年的價格及宏觀經濟都至關重要。
所以,無論從國際市場,還是資本層面、商品層面,在經濟全球化狀態下,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最終都要傳導到中國。面對當前如此復雜而又困難的局面,把握中國經濟要注意兩點:第一,一定要看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要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利條件、積極因素,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第二,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經濟所面臨的苦難和問題,進而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
“中國經濟基本面可用16個字概括”
《中國經濟周刊》: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這句話?
姚景源:中國宏觀經濟總量指標可以用“四三二一”概括,即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四,中國進出口貿易量世界第三,中國利用外資量世界第二,國家外匯儲備量世界第一。到今年6月30日,中國國家外匯儲備是1.8088萬億美元,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是2億美元,30年前誰能預料到中國經濟會有今天的成就!所以,看經濟要看主流部分,看基本面,然后再看支撐和協調基本面的基本力量,如此把握中國經濟,就會滿懷信心。我感覺到有些人對市場動蕩存有悲觀情緒,原因是沒有看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分析好支撐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基本力量。
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也就是說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當中本質的部分,或者說主流的部分是好的。可以用16個字加以概括,就是“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
增長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確實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但是這個回落是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之一。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7年30年,中國的GDP平均增長速度是9.8%,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10.4%還是高于9.8%,從長期來看,這還是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目前還是處在一個較快增長階段。
在結構趨優方面,從中國經濟結構上看,長期以來存在著諸多的深層次問題。比如:第一產業薄弱,第三產業比重又偏低,經濟增長主要是依賴第二產業的支撐。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賴投資和出口的拉動,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貢獻率不足。從增長方式看,我國現在經濟增長更多還是依賴物質資源的消耗。在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方針指導下,2007年出現了一個可喜的變化,整個經濟增長11.4%當中,2.7個百分點是出口拉動,4.3個百分點是投資拉動,4.4個百分點是消費拉動,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第一次排在了第一位。而我們的單位能耗,2007年也比2006年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這說明了我們整個經濟的增長方式在發生變化。
在效益提高方面,去年全國39個行業全面盈利,財政收入達到51000億。企業利潤的大幅度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加,說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總體效益是好的。
在民生改善方面,今年上半年,社會保障進一步完善,居民收入扣掉價格因素都保持了6%以上的增長,這是很不容易的。
“2008年還會是輝煌的一年”
《中國經濟周刊》:面對美國金融危機以及世界經濟增長趨緩的形勢,各方都在高度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勢。您認為中國經濟下一步該怎么走?
姚景源:中國經濟上半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成就,下半年宏觀調控主要的任務是“一保一控”——保經濟較快增長,控物價過高過快上漲。
首先,我們一定要把防止物價過高過快上漲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在物價上漲方面,我始終強調一定要穩定通貨膨脹預期,要看到黨中央、國務院把抑制物價過高、過快上漲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總體依托溫總理在兩會中提出的九大措施,從生產、流通到消費,全方位覆蓋中國中國經濟運行的各個環節。從實踐上看,物價也有所回落,今年1月份CPI是7.1%,2月份是8.7%,3月份是8.3%,4月份是8.5%,5月份是7.7%,6月份是7.1,7月份6.3%,8月份4.9%。所以,在價格問題上,我們要有一個理性和科學的態度,要看到當前面臨著世界通貨膨脹的因素,經濟全球化有傳導性,而這種因素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是通過努力已經取得了重大效果,后四個月CPI從7.7%回落到4.9%,在整個世界經濟都處在通貨膨脹時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應該對下半年的“一保一控”滿懷信心;
其次,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避免經濟出現大的回落。美國次貸危機及其所帶來的全球性經濟問題使中國經濟處在一個復雜而又困難的外部環境之中,我們應該居安思危、審時度勢。應當著力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靈活、審慎和扎實工作應對各種矛盾和問題。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一保一控”的基本方針來把握總體,用它來總攬經濟工作全局,盡管中國今年整個國民經濟面臨著極其復雜的局面,但2008年中國還會是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