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下一階段的宏觀調控,業內專家認為,除了積極擴大消費、增加內需外,保持投資、外貿這“兩大需求”的穩定將成為新的調控亮點。
投資和外貿由“控”轉“保”
對于國務院昨日向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提交的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對消費、投資、外貿三大需求的描述,意味著調控思路從簡單地把通脹作為調控的主要目標轉化為在“壓物價、保增長”中尋求平衡。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從“雙防”時“兩控一保”的提法到現在發生了變化,即從控制投資和外貿向穩定投資和外貿變化,表現出明顯的政策轉向。原因在于目前國外經濟降溫,投資和外貿需求“過熱”的土壤發生了變化,需要穩定這兩項需求。他強調說,目前投資增速雖然下降,但并不低;外貿增速減緩,但全年順差仍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因此也沒有必要現在就提出全面刺激投資和外貿需求。
微調主導調控
“下半年只能微調”,范劍平說,既不能等到物價降低到理想水平再來“一保”,也不能全面放松銀根,而是看通脹回落多少,騰出多大空間,就調整多少。
報告提出,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中小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嚴格控制對“兩高”項目的貸款。此前,央行在下半年信貸方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原有信貸規模基礎上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的政策。范劍平認為,增加這部分信貸額度,實際上是彌補了今年直接融資的不足,通過間接融資的方式來補充。對于報告中涉及的財政政策內容,范劍平認為,“財政政策主要還是做一些結構性的調整”。
夏斌認為,下一步宏觀調控中,應保持貨幣政策對總量的控制,同時,財政政策應盡可能地支持企業發展。面對從緊貨幣政策壓力,為防止經濟下滑過快,財政政策應該是積極的。
對于目前市場上有關調整準備金率的議論,范劍平認為,是否調整準備金率要看今后幾個月的金融數據,如果出現熱錢大規模流出,才可能會下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