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刻不容緩”
黑龍江省委黨校教授 劉瑞華
近來,世界范圍內主要糧食品種價格一路飆升,據世界銀行4月9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在過去3年里,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食品價格總體上漲83%。種種跡象表明已經出現了世界性糧食供應偏緊,糧食安全在全球聚焦。
全球糧食安全受到威脅
威脅來自世界市場范圍內供求機制作用的凸顯。供給和需求是市場上對立的兩股力量,共同作用于市場。一方面,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全球糧食總產量因嚴重自然災害而降低;另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世界人口增加,各國 GDP增長和居民收入提高,全球糧食消費量在增加。
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的糧食消費從2005年到2006年增長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糧食消費增長了25%左右。供求不平衡導致了糧食短缺,增大了世界糧食市場的壓力。
而燃料乙醇的異軍突起消耗大量糧食資源,必然導致糧食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促使世界市場糧食供應緊張;同樣,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產和消費生物柴油,也會導致植物油料供應緊張。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全球糧食儲備量下降。據糧農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已降至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給世界糧食安全籠罩上陰影。
我國糧食流通體制存在缺陷
200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0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見》,我國進行了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理順糧食流通的運行機制,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但2004年《意見》中第24條關于糧食安全的保障措施是籠統的,僅限于在土地管理層面上,對不同區域、不同利益主體、不同宏觀環境變化缺少制度安排,實踐中“計劃主渠道”向“市場主渠道”轉變時,國家利益與地方企業利益產生沖突,地方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難以保障糧食安全目標。如地方糧食企業壓低收購價格,農民利益難以保障,影響種糧積極性,更有甚者部分企業違規操作,出現國家糧庫虧庫現象,直接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但是對違規者的處置缺少相關法律依據。
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建立糧食安全預警機制和保障系統是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體系的重要內容。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政策要對稱,產區、銷區政策要對稱,政府、企業信息要對稱,而目前上述內容在宏觀層面缺少規范。
盡快建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保障糧食安全,應準確定位糧食安全保障目標,目標體系要涵蓋糧食自給率、播種面積、國庫存糧數量、風險評估等指標。
事實上,促進糧食生產是糧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必須盡快建立農民種糧基本收益保障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降低,底線是種糧不虧本。應調動各方力量,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的作用,避免農民賣糧食難、糧食價格偏低導致農民生產虧損,進而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今年國家啟動了最低收購政策,水稻收購中的托市舉措讓農民安心,但是收購中間的政策調整讓農民鬧心,要維持政策的穩定性。
地方糧食企業承擔著國糧散儲任務,尤其是地方中儲糧大戶,應定期給修繕基礎設施,確保儲糧的安全性;同時設立國儲庫定期核查制度,監督庫存的數量質量,對擅自銷售陳化糧、挪用銷售款、套取補貼等違規、違法等問題給予嚴肅處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
此外,應加緊設立糧食安全保障系統的監督機制,如保衛糧價、保障耕地面積、扶植大型糧食企業、完善市場交易方式等。(記者 馬玉忠 崔曉林/黑龍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