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基本面仍向好和上市公司利潤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股市卻出現了連續、長時間、非理性的大幅度下跌。由此,將會對未來我國經濟產生值得關注的五大市場影響:一是將打擊消費信心和投資信心;二是財富縮水將顯著抑制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三是對房市將產生深遠影響;四是負財富效應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五是將增加我國的金融風險。
在我國經濟基本面仍向好和上市公司利潤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股市卻出現了連續、長時間、非理性的大幅度下跌。顯然,作為反映國民經濟變化晴雨表的我國股市,目前已脫離了我國經濟運行的大趨勢,也遠遠超出了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市場預期及表現。
這一巨大反差,使人們產生了巨大的疑惑與不解,更多的困惑是關心政府是否出臺救市措施和股市的后期趨勢如。但是,很少有人會關注股市深度下挫對我國經濟會產生怎樣的負面效應。
從長期看,股市的漲跌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國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快慢,經濟運行的狀況也決定了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股市與經濟的關系,不僅僅表現為是一種簡單的“晴雨表”關系,它對經濟也會有反作用。也就是說,如果股市能健康與繁榮,就會對經濟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反之則會對經濟產生反向的阻礙作用。
回想去年我國股市走強時,正的財富效應增強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助推了中國消費需求的加速前行。但從目前情況看,股市的“跌跌不休”已經或正在對經濟的方方面面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因為,股市下跌的影響絕不僅僅局限于股市本身,還會對其他經濟領域產生諸多不良的連鎖反應,這個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從目前來看,我國股市深幅下挫,將會對未來我國經濟產生值得關注的五大市場影響。
股市重挫將打擊消費信心和投資信心
中國消費者信心在去年創下新高后,今年一季度出現了明顯回落?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4.8,比上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同時,反映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看法的預期指數也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這表明居民對未來支出預期存有顧慮,消費信心不足,消費欲望將減弱。
從導致居民消費信心下降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目前我國的物價居高不下和股市的持續低迷。尤其是股市下跌,使得股民的資金快速回流銀行,加劇了銀行的儲蓄存款快速增長。截至5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906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02億元,去年同期為減少2859億元。
據調查,約有96.4%的中資銀行和84.7%的外資銀行認為,股市波動對銀行儲蓄存款變化有很大的影響。持這一看法的中、外銀行比上季度分別上升了5.4和6.4個百分點。
因此,導致目前銀行儲蓄存款增速回升,主要是由于我國股市的持續下跌所引起的。而股票、基金、理財等金融產品對儲蓄存款的分流作用正在減弱,加上在人民幣存款利率多次上調后,老百姓自然會把資金從股市等投資渠道中重新搬回銀行。與此同時,銀行的貸款發放繼續減緩,銀行資金流入加快,流出也繼續減緩。
我國資本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居民投資開始趨向保守。據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居民購買股票和基金的熱情已大大降低。其中,投資股票的比例由年初的32%降到目前的17%,投資基金的比例由26%下降到12%,愿意增加投資資金的居民占比由29%降低至22%。
財富縮水將顯著抑制國內消費需求增長
眾所周知,收入是消費增長的原動力?但受資本市場振蕩等因素影響,居民收入增速在放緩,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增幅也在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的消費需求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3.4%,增速回落13.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增9.1%,增速回落3個百分點?另外,目前我國的股票和基金賬戶已超過1.4億戶,可見股票和基金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重要資產之一。
今年前5個月我國股市出現了持續下跌,使得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大幅縮水,也大大抑制了他們的消費熱情?
為什么這么說呢?從當前我國的商品消費來看,已出現了增幅減緩跡象。今年1至5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1%,但如果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實際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如考慮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的減少,居民消費需求增長速度已有所放慢?
從近幾年推動我國國內商品市場繁榮的汽車、家電、電子通訊產品銷售情況看,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現了萎縮。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至5月份累計,全國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汽車類零售額回落4.1個百分點,通訊器材類回落6.8個百分點,家具類回落7.6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回落19.5個百分點。
另外,從餐飲市場來看,由于中高收入階層普遍緊縮開支,明顯減少了外出就餐機會,致使國內的餐飲市場較為清淡。今年1至5月份,全國餐飲業營業額7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9%,如果考慮餐飲服務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速度僅為10%左右,這是近幾年來少有的現象。
以汽車消費為例來看,前幾年我國汽車市場持續增長,是與股市的繁榮和低通脹有密切關系的。但今年以來,股市重挫與物價過快上漲,對購車者的消費預期和信心所已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財富大量縮水的情況下,購車者待消費心理發生了微妙變化,變得更為冷靜和周全,消費行為也變得更加謹慎與緊縮,不少人原來的汽車夢也隨著股市的下跌而破滅,買房計劃也只好“束之高閣”。因此,從總體上看,今年的汽車、商品房、家電等市場銷售,不可能奢望達到往年的增長率。
除此之外,一些高檔奢侈品、古董和藝術品市場銷售,預期將出現大幅度下滑趨勢似已必然。
股市下跌對房市將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經驗早已表明,股票市場存在著“財富效應”,即股票市值的上漲會刺激消費的增長。因此,股價往往成為觀察房價變化的先行指標之一。當股價大幅度上漲一段時間之后(通常是6個月左右),房價就會出現上漲。反之,股價大幅度下跌之后,房價就會出現下跌。也就是說,股市與房市之間存在著一種正相關的關系。
在我國房價猛漲了幾年之后,目前的房價已處于比較敏感階段,遏制房價的上漲是十分需要的,但從經濟的平穩運行要求來看,也不允許國內房價出現大起大落。不過,如果我國股市中房地產股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這類市場信息很容易造成國內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其后果將遠遠超出虛擬經濟,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一個問題。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了成交清淡和價格下滑等情況。按照以往的經驗,房地產市場在每年第一季度的成交一般會比較清淡,這是房地產行業的規律,但從4月份開始,住房的成交會迅速活躍,而5月和6月份是一個銷售旺季。但是,今年4月和5月份的我國房地產市場并沒有出現銷售轉旺跡象。從全國主要的一線城市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住房銷售比今年3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6月份已經過半,國內房地產市場依然延續著前幾個月的波動趨勢,銷售旺季并沒有旺起來。
負財富效應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由一些國家的股市發展實踐表明,股市“由盛轉衰”周期的程度和持續時間,都對消費周期的起伏有著重要影響。
財富效應會從一個市場滲透到其他市場,股市繁榮也帶動了房地產市場增長,同樣積極的財富效應也將逐步滲透到消費支出領域。美國和日本的以往經驗表明,股票價格與房地產價格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聯系(70%左右)。因為,二者可能都受相同的宏觀因素(如低利率和強勁的經濟增長)的推動。
另外,股價的上漲或下跌,將導致股票持有人財富的增長或減少,進而產生擴大或減少消費的效應,同時還會影響人們的短期邊際消費傾向,最終會促進或抑制經濟增長。
依據同樣的理論邏輯推斷,股市的漲跌,必然會導致股市投資者所持有的有價證券價值發生變化,即股市投資者的財富將處于不斷變動之中。如果投資者感覺到“賺錢”了,他們就有可能會增加消費,反之則有可能會減少消費。
據相關專家估算,在今后兩年內,當股市的資產價格每增加100元,我國居民就會相應增加大約1到1.5元的家庭消費。由此可見,盡管目前對股市財富效應對消費拉動的影響仍有不同看法,但股市財富效應對刺激消費的影響,還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忽視的。
最近一段時間,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股市出現了大幅下跌,實際上已經產生了嚴重的負財富效應。據AC尼爾森公司對我國股民的調查顯示,75%的受訪者計劃減少娛樂方面的支出,68%的人計劃減少出去就餐的次數。
確實,股市財富效應的破滅,加劇了人們的緊縮開支預期,而壓縮自身消費將會對國內市場消費產生較為明顯的制約作用。
今年以來,我國CPI的高位運行,股市重挫又推波助瀾,已嚴重擠壓了我國家庭購房消費的比例,迫使部分職工家庭不得不重新安排家庭的消費結構,從而暫時壓制了他們的購房需求。
所以,目前股市的財富負效應已對我國的股市和房市波動趨勢產生了不利影響,并嚴重沖擊了其他的合理投資行為,這一負面影響將會逐步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層面,最終將會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股市重挫將增加我國的金融風險
一般來講,股市具有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它一方面關乎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因此,股市的穩定、健康發展,能讓更多的企業上市融資,為企業的成長“輸血”,也可以助力經濟發展。相反,如果股市大幅動蕩、投資者信心不足,則會增加企業的融資難度。
如果股市不景氣甚至病入膏肓,這勢必會引發投資者逐漸遠離市場,導致我國企業的融資和再融資舉步維艱,這是不利于資金的優化配置的。從銀行的層面來看,股市的分散風險功能關乎金融穩定。股市能將企業經營風險分散給千千萬萬的投資者,從而可以實現風險的社會化。
所以,只有促進我國股市的穩定健康發展,才能不斷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并逐步改變企業融資過于依賴銀行的現狀,以此來降低銀行體系的風險。
(作者系本報特約供稿人)
表1: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情況
零售總額比上 |
商品零售價格 |
零售總額比上年 |
零售總額比上 |
商品零售價格 |
零售總額比上年 |
年同月增長% |
指數(%) |
同月實際增長% |
年同月增長% |
指數(%) |
同月實際增長% |
1月 |
112.7 |
101.8 |
10.7 |
121.2 |
106.2 |
14.1 |
2月 |
116.9 |
101.9 |
14.7 |
119.1 |
108.1 |
10.2 |
3月 |
115.3 |
102.5 |
12.5 |
121.5 |
107.8 |
12.7 |
4月 |
115.5 |
102.2 |
13.0 |
122 |
108.1 |
12.9 |
5月 |
115.9 |
102.4 |
13.2 |
121.6 |
107.5 |
13.1 |
6月 |
116 |
103.2 |
12.4 |
|
|
|
7月 |
116.4 |
104.4 |
11.5 |
|
|
|
8月 |
117.1 |
105.2 |
11.3 |
|
|
|
9月 |
117 |
104.9 |
11.5 |
|
|
|
10月 |
118.1 |
105.3 |
12.2 |
|
|
|
11月 |
118.8 |
106 |
12.1 |
|
|
|
12月 |
120.2 |
105.6 |
13.8 |
表2: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按可比價格計算)
年 份 |
最終消費支出 |
資本形成總額 |
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
貢獻率 |
拉 動 |
貢獻率 |
拉 動 |
貢獻率 |
拉 動 |
(%) |
(百分點) |
(%) |
(百分點) |
(%) |
(百分點) |
2000 |
65.1 |
5.5 |
22.4 |
1.9 |
12.5 |
1.0 |
2001 |
50.0 |
4.1 |
50.1 |
4.2 |
-0.1 |
|
2002 |
43.6 |
4.0 |
48.8 |
4.4 |
7.6 |
0.7 |
2003 |
35.3 |
3.5 |
63.7 |
6.4 |
1.0 |
0.1 |
2004 |
38.7 |
3.9 |
55.3 |
5.6 |
6.0 |
0.6 |
2005 |
38.2 |
4.0 |
37.7 |
3.9 |
24.1 |
2.5 |
2006 |
39.2 |
4.3 |
41.3 |
4.6 |
19.5 |
2.2 |
2007 |
39.7 |
4.5 |
38.8 |
4.4 |
21.5 |
2.5 |
2008 |
62.1 |
6.6 |
31.0 |
6.7 |
6.9 |
0.7 |
注:1、三大需求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大構成項目,即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2、貢獻率指三大需求增量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3、拉動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與三大需求貢獻率的乘積。 4、資料來源:《我國統計年鑒2007》。5、2008年為第一季度數據。
表3:全國城鎮居民文教娛樂消費情況
年份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人均消費支出(元) |
文教娛樂 |
文娛消費支出 |
消費支出(元) |
占消費支出的比重(%) |
2000 |
6280 |
4998 |
670 |
13.4 |
2001 |
6860 |
5309 |
737 |
13.9 |
2002 |
7703 |
6030 |
902 |
15.0 |
2003 |
8472 |
6510 |
934 |
14.3 |
2004 |
9422 |
7182 |
1033 |
14.4 |
2005 |
10493 |
7943 |
1098 |
13.8 |
2006 |
11760 |
8697 |
1203 |
13.8 |
2007 |
137860 |
9998 |
1329 |
13.3 |
2008 |
4386 |
2882 |
315 |
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