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昨日表示,將考慮對外資公司進行進一步戰略和財務投資,繼續通過旗下的資產管理子公司尋求股權投資。此前,中國銀行曾以9.65億美元現金成功收購新加坡飛機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的100%已發行股本。而中國人壽和交通銀行近日也相繼表示,希望通過換股和認購的方式,入股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外資金融機構。
種種跡象表明,中資金融機構正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次貸危機帶來并購良機
“這些機構看中了由次貸危機造成的全球股價大幅下降的機會,將閑置剩余的外匯儲備大量引入國際市場。當然,其中還可能有鑒于人民幣持續升值,為外資尋找出處以避免匯兌損失的考慮?!鄙虾I鐣茖W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之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將鼓勵有條件的商業銀行設立和發展境外機構,包括探索采取并購方式參股境外金融機構,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政府層面的聲音對中資銀行海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7年是中資金融機構海外擴張風生水起的一年。工商銀行率先發力,收購印尼哈林姆(Halim)銀行90%股權。其后,又分別斥資將澳門誠興銀行80%的股權和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納入囊中,成為去年海外擴張金融機構中當之無愧的收購明星。緊隨其后的,是認購英國老牌銀行巴克萊銀行股份的國家開發銀行和出資收購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股權的民生銀行。
謹防海外并購潛在風險
對于2008年行將再度掀起的海外收購潮,銀行業分析師指出,從防范風險角度而言,內地銀行要注意購買增長性強的機構的股權,以及注意購買價格。
潘正彥對記者說,“海外收購具有一定的風險。國際金融市場正處于衰退和收縮的周期中,目前投資前景變數極大。如果不能對國際市場的走勢有準確的判斷,對所投資金融股權本身的結構特點沒有充分的認識,那么,潛在的風險肯定會大于利潤?!?/p>
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文表示,從盈利角度看,這是分享跨國企業和外資金融機構成長成果的機會,而原材料、能源等領域的投資又能與國內經濟建設形成互動。更為長遠的是,這是中國納入全球化體系的重要標志,股權投資對海外被投資企業的影響遠大于其他資本投資。
楊建文對于海外市場的敏感系數和風險指數也有著更為宏觀的認識,“激烈的國際競爭和金融市場的震蕩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歷練,這將刺激中資金融機構從全球規則和理念的角度,重新考慮布局,更好地進行自主安排。”此外,他還提出,中資金融機構的投資應該注意3個方面:“第一,必須結合自身業務的海外拓展,將業務成績帶上去。第二,在‘走出去’的同時,也是‘引進’國際管理技能和自身運營方式的機遇,企業應該借機完善治理結構。”而在個體利益的基礎上,企業之間能否形成一種合力,為中國的全球化部署帶來根本性的貢獻,則成為楊建文的最主要考慮?!暗谌?,也是最重要的,盡管單個企業的力量有限,但其努力形成的合力應該促成我國尋找國際市場整體需要的歷史性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