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高關稅的政策遭到敗訴的消息傳來后,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即使《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真的因敗訴而終止,大多數車企也會繼續提高國產化率、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已經形成本地采購框架的車企更不會走回頭路。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表示,豪華車奧迪在中國的銷量之所以遙遙領先,就是得益于其國產化率高、成本低、定價有優勢。
華晨寶馬:提高國產化率
昨天,華晨寶馬汽車公司公關部相關人士表示,寶馬將堅定不移地提高國產化率,“政策只是一個方面,寶馬更多地考慮自身發展的需要,提高國產化率是企業壯大的必經之路。”據了解,2007年寶馬在華的供應商已由2006年的60個增加到100個,采購金額由20億元提高到36億元。當年,國產寶馬的銷量也增長了37%,為2.7萬輛。
在華年銷量已超過10萬輛的奧迪汽車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會繼續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的去做。
國產最晚、年銷量僅6800多輛的奔馳汽車無疑是最關注此事件者。鐘師稱,如果《辦法》真的因敗訴而終止,只會對奔馳這樣極少部分豪華車企有利。
北京奔馳:力達要求
北京奔馳相關人士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還不是最終結果,所以無法表態。他強調,公司正在努力達到《辦法》的要求。
2005年4月,為了不使中國淪為汽車裝配國,確保汽車和零部件工業同步發展,中國出臺了《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并于當年10月實施。
《辦法》規定,合資企業在國內生產的汽車,其進口零部件不能超過60%,否則就要按整車征收關稅。目前,進口零部件稅率為10%,而進口整車稅率為25%,相差15個百分點。
《辦法》推出后,進入中國市場較晚、銷量少、國產化率較低的奔馳、寶馬、沃爾沃等車企聯手要求“緩刑”。原定于2006年7月1日起實施的進口零部件達到60%按整車征稅的規定,延期兩年至2008年7月1日實施。
在此期間,歐盟、美國及加拿大向WTO提起訴訟,認為中國限制外國產汽車零部件進口的政策屬貿易保護主義。(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