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上海造幣廠開造奧運獎牌 金銀銅各1000枚 奧運村定7·27開村 -教育部:08年本專科生計劃招599萬 比去年增5% 教育不平衡突出 -中國漁船在北部灣共同漁區遭越南武裝船開槍搶劫 2漁船被槍擊 -中國建30個改革試點推事業單位改革 政府特殊津貼人才達15.4萬 -中國最大房產中介"創輝租售"數百家店關閉 -國務院:油氣水電暖暫不漲價 -人民幣匯率再破7.25關口 加速升值抑通脹 匯率每日波幅可望放寬 -金融領域開啟"大部門" 或建中國版"美聯儲" 方案預計兩會后浮出 -北京站春運首開"D"字頭臨客(列車時刻表) 西站售票增開130個窗口 -國土部擬在大興安嶺等3成礦區部署地質找礦 海上天然氣直供澳門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16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五、資金渠道

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在劃分財權、事權的基礎上,分別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預算,中央財政應向中西部貧困地區傾斜。因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由責任單位承擔。

(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費用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

(二)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由中央財政出資,省級以下(含省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由地方財政出資。

(三)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搬遷避讓、治理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中央財政對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給予一定的補助;因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治理經費,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由責任單位承擔。

(四)地質災害防治科研工作具有示范性作用,資金可以通過申請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獲得,同時鼓勵地方政府、企業等其它資金渠道投入。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分級、分部門領導目標責任制,推進社會化減災體系建設

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治理,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引發者負責。

(二)健全完善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

進一步完善與《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配套的規章、地方性法規;制定地質災害調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與風險區劃、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的規范標準,制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技術要求和規程及相關的國家、行業、地方技術標準體系,并嚴格執行,實現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化、規范化。地質災害易發區內,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建設工程施工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工程施工的管理,防止不當施工行為引發地質災害。

(三)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體系

各省(區、市)、各市(地、州) 、各縣(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相關部門,依據全國的規劃,編制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地質災害調查、監測、評價、勘查、治理等工作,應當以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為依據。

(四)制定相關政策,建立防治經費投入良性機制

國家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企業等對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的投入。建立政府、社會和責任者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機制,探索地質災害保險制度。對有一定經濟效益的治理工程項目,如開發性治理,地質災害所在地的政府可以嘗試建立多種靈活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融資渠道,出臺優惠和鼓勵性政策,逐步形成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的良性機制。

(五)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科學技術研究,積極推廣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增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質災害的綜合勘察、評價和評估、監測預報水平,提升災害信息采集與快速處理能力和抗災應急能力。

充分發揮科研單位與院校的技術力量,實行“產、學、研”相結合,組織科技攻關,切實解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技術問題。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外先進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和技術方法。

(六)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政府、部門、單位和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使地質災害防治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各省(區、市)、各市(地、州)、各縣(市)以及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應加強地質災害防災知識的培訓和演習,作為加強群測群防預警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提高地質災害易發區人民群眾自防自救能力。

(七)實施嚴格的獎懲制度

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嘉獎;對引發地質災害以及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有瀆職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追究責任。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5  



相關文章:
圖表:2006年地質災害及防治情況
中國地質災害進入高發期 湖北入梅以來1600萬人次受災 80人死亡
中國地質災害將維持高發態勢 防治工作重在農村
貴州對90萬農民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
今年廣東地質災害嚴重居全國前列 已致百余人死
中國前7個月避讓地質災害300起 保6000余人生命
全國前7個月共發生地質災害7839起 成功避讓300起
圖片新聞:
上海百年老廠煙囪將改造為“世博和諧塔”高達201米
京滬高鐵1月18日動工 沿途8省市征地補償初步定233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2008年公務員考試資訊大全/ 考研資訊大全
· 企業所得稅內外合一
· 08年經濟金融行業形勢分析預測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外商投資報告/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報告2007藍皮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