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漲幅最高達20% 全行業陷“失血”狀態
方便面本月底全面漲價
面臨原材料一直大幅上漲的重壓,苦苦支撐了近一年時間的中國方便面業也不得已加入價格調整的大軍,記者昨天從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獲悉,在高價方便面6月份已率先提價后,從7月26日開始,以華龍、白象等為首,占據我國大部分市場的中低價方便面價格將整體上調。
漲幅最高可達四成
“這次提價,是繼康師傅、統一等高價方便面6月份開始提價后,行業采取的進一步自救行動”,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事務局局長孟素荷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自去年年底開始,由行業協會參與,國內方便面巨頭召開了3次內部價格協調會議,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開,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日清、農心等10多家知名企業全部參與此次統一調價,其市場覆蓋率達到95%以上。與此同時,1元錢以下低端面的價格調整,將由各企業為主,按地區分頭推進,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價策略。
孟素荷介紹,中低價格方便面主要指價格1元以下的方便面,0.5元到0.6元產品將提到0.7元到0.8元;1元產品則提到1.2元。最高提價幅度達到40%,平均提價幅度在20%。
據了解,在今年年初舉行的第一次價格協調會上,企業就高價方便面率先漲價達成共識,并于六七月份開始行動。孟素荷介紹,1.5元以上的高價方便面平均都漲了0.2元,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消費者基本都能平靜接受,因此,第二撥提價將擴大到所有產品,而本次提價的中低價產品占據我國方便面市場的60%以上。
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今麥郎而言,今年的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9.5%,目前都是在賠本銷售,公司已經做好準備,從26日開始全線產品提價,其中60%的產品屬于品質上的升級換代,40%的產品單純屬于提價。康師傅、統一等多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采訪時都承認了提價一事,只不過康師傅表示,其“容器面”暫時不在提價范圍內。
成本上揚賠本吆喝
“數次召開價格協調會的原因就是自去年以來方便面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孟素荷表示,“如果說高價方便面尚存微薄利潤,那么對于中低價位產品而言,已是到了‘干多少賠多少’的狀態,以生產低價面為主的中國方便面行業,從南到北、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均在失血中”。
據業內人士介紹,自2006年以來,方便面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持續到2007年上半年,仍無下降趨勢。其中,占據方便面成本18%的棕櫚油,從去年均價4200元/噸,猛增到現在的8000元/噸,僅此一項,方便面成本即增高11.12%。而占方便面成本三成的面粉價格也由去年的均價2.04元/公斤,上漲到現在的2.16元/公斤,由此影響到方便面成本增高1.72%。此外,辣椒、馬鈴薯淀粉等主要原材料也都在上漲。由此可見,方便面因原料價格的上漲而導致的成本增加在13%以上,有的企業原料成本則上揚20%。
范現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9.5%,今年以來幾乎都是在賠本銷售。康師傅一位不愿具名的相關負責人也承認,其中低價位的產品今年虧本數額確實不小。
“面臨危機,企業曾經也通過內部減負增效的方式進行自救”,孟素荷向記者透露,此舉收效甚微,甚至企業的信譽度也遭受質疑。據介紹,早先今麥郎、統一、白象在內的幾大龍頭對“漲價”一直避而不談,在成本攀升的重壓下,業內大致采取了壓縮管理成本和包裝成本,再利用所謂“瘦身”方式來控制成本。
“然而根據計算,這些僅是杯水車薪,最多只能減虧2%到3%,過快上漲的成本根本無法在減下的幾克重量里全部消化。更為重要的是,不斷的‘瘦身’和‘減料’導致方便面產業公信力的降低和消費者的流失,已經引起了輿論的指責”,孟素荷不無憂慮地表示,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方便面行業將進入到慢性自殺的迷途之中。
據了解,去年我國方便面總產量460億包,占到全球的51%,居世界第一,銷售額近300億元。
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要走出危機,中國的方便面價格必須合理回歸”,孟素荷表示,這絕不僅僅是“漲價”一條路,還要進行產品結構的上升及調整。據介紹,大多數企業在調味品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有的在非油炸設備上更新,而有的南方企業則在方便米粉等新品種上尋找新路。孟透露,9月份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面制品大會上,我國方便面行業還將拿出2007年創新產品與消費者見面。
6月開始的提價,已經使“失血”之后的行業終于有了補血造血的功能,接下來,為促進行業能盡快恢復健康,我國也將全面修改實施已有10多年的方便面國家標準。
同是身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的孟素荷透露,方便面行業2007年國際標準已制定,而我國方便面發展15年來,現在執行的還是10年前的國標,這與國際標準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方便面國標修訂工作由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啟動,而學會將牽頭參與國標的修訂。
“提價行動啟動后,將加速國標修訂的進程。”孟素荷表示。而來自企業的范現國也表示,這將使我國方便面業真正處于公平、公正競爭之下,行業將面臨洗牌。(本報記者 胡笑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