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并波動的同時,海南香蕉價格卻創歷史新低,價格跌至每斤5分錢,甚至出現蕉農拿香蕉喂豬的現象。近期出現的這種農產品價格“過山車”現象,再次引發我們對于農產品流通體制及市場建設的思考。
小農戶,難以面對大市場
其實,這種局面已經困擾了我們多年。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已基本上告別了農產品短缺的時代,進入了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新階段。進入21世紀后,糧食生產一度出現了下降,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最近3年連續增產;畜產品、水產品和水果、蔬菜等都得到持續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居民的食品消費需求增速已經明顯降了下來,特別是城鎮居民的食品需求已經穩定了下來。從供求兩方面的變化看,我國農產品生產總體過剩的情況在加劇。相應地,農業的市場風險也隨之增加。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成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了這一問題的深層次背景。他說,馬克思曾說商品價值的實現是“驚險的一跳”,對于我國農民而言就更為驚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推進,我國已經基本確立了農業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機制,但市場體系建設還相對滯后,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放開市場和價格是件容易的事,是一個“快變量”,這只需一道政令并在一夜之間就可完成。但市場主體的發育和市場體系的建設,卻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慢變量”。同時從實際情況看,小農經營的廣大農民具有天然局限性,其市場經營能力普遍較低,市場談判能力弱,使得農民在搜集、辨析和處理有關市場信息并做出決策時,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極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市場進入的盲目性和市場均衡的脆弱性,嚴重影響了收入的穩定增加。無論是生豬還是蔬菜,農民面臨的“小農戶,大市場”矛盾和相關市場信息的匱乏都是一個長期的、綜合的深層次背景。
農業和農產品天生易“受傷”
同時,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也與農業和農產品自身的特性有密切關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生導師程漱蘭教授對記者表示,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落后,防災抗災能力弱,災害過后,輕者減產,重者絕收,從事農業生產有極大的自然風險。從市場角度看,農產品體積大,難儲存,存儲費用高;農產品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卻極小,豐年價低,而歉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和政府調控的影響,價格又上不去,市場供需規律對價格影響極小,經營農業的市場風險也較大。同時,其生產又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因此,一旦出現波動,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較為均衡合理的價格。
建立農業支持的政策體系
控制農業的市場風險,防止農作物價格總是坐“過山車”,首先要完善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建立農業價格支持的政策體系。
李成貴表示,完善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要進一步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服務功能,推動農產品運銷企業和物流配送企業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加強農產品低溫倉儲和冷鏈系統建設,建立多種模式的農產品冷鏈體系,形成產、貯、運、銷配套服務體系,探索和推廣“超市+基地”、“超市+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超市+批發市場”、“超市+社會化物流中心”等經營模式。這也意味著,今后我國需要下大力氣培育大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流通企業。同時,逐步建立起主要農產品生產、供求、價格、監測與預警體系。
同時,國際經驗表明,降低農業市場風險,需要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持政策體系。他認為,建立我國農業支持政策體系,關鍵是要用足WTO“綠箱”政策,用好“黃箱”政策,增強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完善支持機制。這其中,李成貴特別強調要借鑒國際經驗,引入反周期補貼。他介紹,2002年美國《農業法》實行固定支付(直接補貼)、營銷援助貸款計劃和反周期支付計劃,為農民提供了三條收入保障線,其中反周期補貼的預算占了整個農產品支持計劃的2/3。目前,我國僅在個別品種上實行了最低價收購政策,且執行環節問題很多,更談不上整個農產品的風險控制。這將是今后需要予以重點解決的問題。
關注中間環節費用過大問題
在此次海南香蕉價格大幅下跌的同時,全國各地的香蕉批發價格卻沒有因此而大幅下降。記者在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現,目前海南香蕉的批發價格在每斤一塊五左右,考慮到今年海南香蕉的價格暴跌,這個價格相對于去年兩塊五左右的批發價而言,價格的下浮有限。農產品中間環節獲利問題再次凸顯。
李成貴表示,總體上說,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中間環節費用高是世界現象。他介紹,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超市里每一美元的農產品,農戶的成本僅占其20%。對此,程漱蘭認為,農產品,易腐爛,難儲存的特質,導致其存儲費用高,相對于其他產品,農作物的中間環節成本客觀上相對較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目前小農戶的生產模式,使得農戶無法與大批發商在一個更加合理的平臺上溝通。同時,像運輸過程中過高的路橋費和亂收費亂罰款等,都導致我國農產品中間環節在最終銷售價格中所占的比重過高。
程漱蘭表示,這種局面一方面打壓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利益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既不利于市場的穩定,也不利于整個農作物的生產和經營。她認為,要改善這個問題,我國臺灣地區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她介紹,盡管臺灣地區的批發市場已由以前的政府開設、政府管理轉變為市場化經營,但目前批發市場還保持著公益性。按照規定,批發市場中的農產品批發價格必須控制在其收購價格10%的增幅以內。同時,在臺灣,還有很多的農作物統籌委員會,負責作為農戶代表與收獲商進行價格談判以及指導農戶生產等工作。程漱蘭表示,這些組織的出現和作用的發揮,極大彌補了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時的不足,對于內地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徐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