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6月中國宏觀經濟逼近趨熱警戒線 -"十一五"中國將建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促進產業升級 答問 -中國投資50億用于科技攻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陸人可申請赴臺接受醫療服務 任何醫療機構不得規避集中采購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收盤續漲 滬指收盤4471.03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綱要》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開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構筑一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廣闊、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體系,對于保持和加快珠三角及廣東省作為華南地區經濟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帶動和提升周邊地區及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經濟進步和繁榮穩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泛珠三角區域的緊密合作和共同進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國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和必然要求。

泛珠江三角洲內地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9省區總面積約200萬平萬公里,占全國的1/5;2004年區域生產總值46418億元,占全國的34%.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區位與水平看,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可分為珠江三角洲(含港澳)、粵港澳、泛珠江三角洲三大空間層次,區域經濟呈現核心與周邊并存的二元空間特點,已形成珠江三角洲(含港澳)核心區、珠江三角洲以東沿海和珠江三角洲以西沿海、沿邊兩大對外輻射帶。核心區周邊多個城市密集區為次核心區,與核心區經濟聯系緊密,人口密度、經濟水平、產業層次、城市化水平明顯高于周邊地區。9省區資源稟賦各異,經濟差異明顯,各具比較優勢。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發達,具有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華南、西南等其他省區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豐富的勞動力、礦產、能源和旅游資源,9省區間經濟互補性強,具有廣闊的合作發展前景。

加快公路水路交通發展,改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縮小區域內交通時空距離,加快區域交通一體化進程,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區域合作的基礎條件。構建一個完善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運網絡,對于拓展資源和市場兩個空間,促進經濟要素的高效交流,培育和支撐泛珠三角現代化物流體系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本規劃旨在從戰略上謀劃未來泛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交通發展的方向、目標和重點,以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為主,通過區域交通資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加強跨地區的公路、水路交通通道、沿海港口和重要公路口岸通向腹地的通道建設,完善公路水路之間及與綜合運輸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交通運輸服務系統,為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

本規劃范圍為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9省區,并考慮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銜接。規劃期至2020年。

一、公路水路交通在區域合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公路水路運輸量及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持續增長,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主體地位突出

經過多年的發展,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已經初步建立起運輸方式齊全的綜合運輸網絡。2004年公路、鐵路、內河運輸線路總規模達到79.7萬公里,線路密度為39.9公里/百平方公里,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線路密度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公路水路線路總里程為77.8萬公里,占區域綜合運輸設施線路總里程的97.6%,是區域綜合運輸設施的主體。

公路水路交通承擔著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絕大部分的客貨運輸任務。2004年,9省區公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為63.l億人、3340.4億人公里、34億噸和2481億噸公里,水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為1.03億人、23.01億人公里、4.8億噸和4464.3億噸公里,公路水路運輸承擔著區域95%以上的客運量、近70%的旅客周轉量、約90%的貨運量以及超過60%的貨物周轉量。與此同時,區域主要公路通道還承擔著區域內通往珠江三角洲以及西南地區通往北部灣出海口等主要綜合運輸通道上的大部分交通量,目前福州-廣州、長沙-廣州、南寧-廣州通道的交通量己分別達到2.9、3.8和2.2萬輛(小客車,下同)。公路水路交通在區域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二)區域快速公路網絡骨架初步形成,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加快,對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作用明顯

2004年,9省區公路總里程為72.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449公里,一、二級公路6.9萬公里,初步形成了包括同三、京珠、渝湛、滬瑞、衡昆等國道主干線,阿榮旗-北海、蘭州-磨憨等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在內的快速公路網骨架。珠江三角洲地區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50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連接主要城市、直通港澳的高速公路網。9省區內河航道總里程為54561公里,其中三級以上航道2238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區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正呈現加快發展態勢。隨著高速公路大通道的不斷發展和內河運輸優勢的進一步發揮,已經并將更加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步伐,不斷增強粵港澳對內陸地區的經濟輻射作用。

(三)港口外貿吞吐量和公路口岸過貨量連年攀升,公路水路交通成為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基礎

2004年區域沿海港口(不含港澳)貨物吞吐量7.2億噸,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451萬TEU.1995-2004年區域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年均遞增15.3%,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年均遞增高達32.5%。沿海港口承擔了整個區域約65%的外貿集裝箱運輸、100%的外貿進口原油和絕大部分的進口鐵礦石一程接卸。珠江三角洲地區沿海港口作用尤為突出,其貨物吞吐量、外貿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占整個區域沿海港口的60.2%、61.3%和79.2%.云南和廣西與緬甸、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接壤,邊境上分布著11個國家一類公路口岸,其中瑞麗和磨憨口岸2004年過貨量已分別為50萬噸和9.9萬噸,公路運輸為邊貿往來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公路水路交通特別是沿海港口運輸是區域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保障。

(四)公路水路運輸裝備水平有所提高,運輸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開始起步

泛珠江三角洲9省區的交通運輸能力有了較大提高,2004年公路營運性載貨和載客汽車分別達到177.2萬輛和40.5萬輛,其中大型貨車和專用載貨汽車的比重為27.6%,大型客車的比重為11.9%;水路運輸船舶為5.4萬艘,其中貨運機動船為3.5萬艘,平均噸位370噸。目前9省區擁有公路客運一、二級資質的企業130多家,公路貨運一、二級資質的企業30多家,市場經營主體的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全新經營理念和經營機制、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高速客運和物流企業,運輸經營結構調整進展明顯,促進了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泛珠江三角洲9省區已開通了大量的省際客運班線,廣東省與周邊省份開通的客運班線最多,達700多條,往來于廣東與周邊省區之間的營運性客車高達16000多臺。《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九省區暨重慶市道路運輸一體化合作發展議定書》的簽訂,為規范整個區域統一的客貨運輸市場、協調站場建設。共享信息資源、完善法規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標志著區域運輸一體化建設開始起步。

二、公路水路交通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應對經濟快速發展產生的大量交通運輸需求,區域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面臨嚴峻考驗,整體運輸能力亟待提高

2020年以前,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8%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區將保持在9%左右。到2020年,泛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區將達到18000美元左右。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總量迅速擴大,必將帶動交通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

預計到2020年,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公路、水路貨運量將分別達到60億噸和9億噸,分別為2004年的l.7倍和l.8倍;貨物周轉量將分別達到5100億噸公里和15000億噸公里左右,是2004年的2.l倍和3.3倍;客運量將分別達到160億人和l.2億人,是2004年的2.5倍和l.3倍;旅客周轉量將分別達到10500億人公里和40億人公里,是2004年的3.l倍和1.7倍。主要通道平均交通需求將是目前的4~6倍,沿海港口吞吐量是現在的3倍多。面對未來快速增長的運輸需求,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整體運輸能力十分迫切。

(二)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提升及周邊地區產業擴充為主要特征的產業轉移與合作,必然產生大量的地區間運輸需求,迫切要求提高地區間、特別是核心區與次核心區間的交通運輸通道能力珠江三角洲地區已呈現出主體產業向技術、資金密集型方向升級、加工工業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并向周邊地區轉移和擴散的趨勢。周邊地區工業化進程相對滯后,基礎相對薄弱,正面臨產業擴充的迫切要求。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要素呈現由西向東、由北向南的流動趨勢,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呈現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流動的趨勢,產品、旅游等則呈現雙向流動態勢。

經濟要素在地區間的快速流動,將產生大量的地區間運輸需求。預計到2020年,廣州-珠海(含澳門方向)通道的交通量為34.4萬輛,比目前提高約4倍;廣州-南寧通道的交通量為14.2萬輛,比目前提高近6倍;廣州-海口通道的交通量為20.7萬輛,比目前提高約5倍;廣州-汕頭-福州通道的交通量為20.5萬輛,比目前提高約6倍。

目前,泛珠江三角洲地區間交通運輸通道能力面臨嚴峻考驗,突出表現在:南北方向公路通道交通壓力大,東西方向快速公路通道缺乏,西江航運干線能力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區向周邊省區放射的高速公路通道數量和能力不足;珠江東西兩岸與港澳連接的公路通道通行能力緊張,通道數量仍顯不足,連接珠江兩岸的跨海(江)通道亟待增加;溝通滇、黔、桂的右江、紅水河、柳江及黔江航道等級、通航條件亟待提高。

(三)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公路口岸對外窗口作用,迫切要求提高港口綜合通過能力,加強集疏運通道和國際公路通道建設

廣東、福建、廣西、海南地處沿海,港口優勢明顯;廣西、云南與越南、老撾、緬甸等接壤,具有沿邊的區位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尤其是粵港澳地區借助沿海區位優勢,對外貿易發展迅速,2004年,廣東省對外貿易額已達到3571億美元,占全國對外貿易額的31%。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尤其是廣西和云南兩省區,借助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機遇,大力發展對外貿易,2004年,兩地區與東盟的貿易額分別達9.9億美元和12.7億美元,占兩省區貿易總額的23.1%和33.9%.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的沿海港口、公路口岸面臨不斷適應未來對外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并在發展中完善功能、調整結構的戰略任務。預計到2020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將達到較高水平,其中廣州、深圳、珠海、湛江、汕頭、廈門、福州、防城港及海口等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將達到15億噸左右。

目前沿海港口、國際公路通道還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主要表現在:沿海港口綜合通過能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港口公用碼頭能力不足,大型專業化碼頭短缺,集裝箱碼頭能力嚴重不足,珠江口出海航道已成為制約港口發展的“瓶頸”;集裝箱港區與高速公路銜接不暢,主要港口的公路通道能力緊張;港口后方通道不完善制約了港口對內陸深遠腹地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連接公路口岸的公路技術等級偏低,口岸設施仍較為落后。以沿海主要港口為中心、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四)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旅游需求的不均衡分布,要求加強旅游消費地區與旅游資源富集地區的通道和突出旅游功能的客運樞紐建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泛珠江三角洲區域消費結構必將發生顯著變化,而私人小汽車的快速增長將進一步加速消費結構升級。預計到2020年區域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700萬輛左右,是目前的5倍,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將達到1200萬輛左右,是目前的6倍多,其中以自家車增長為主。在未來的旅客出行中,旅游等消費性出行增長最快,并逐漸成為出行的主流。粵港澳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外出旅游需求很大,區域內其他省區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市場巨大,目前僅云南年接待旅游人數達5000多萬人次。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旅游需求的不均衡分布,要求加強連接旅游消費地區與旅游資源富集地區通道和突出旅游功能的客運樞紐的建設,完善出行信息服務系統,提高運輸的安全性、舒適性和便捷性,為人們提供個性化運輸服務。

(五)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必須加強省際間交通建設的協調與銜接,消除運輸市場壁壘。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剛剛起步,省際間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在路線走向、建設標準、建設時機、運營模式、公路收費等方面協調銜接不夠,影響了跨省公路通道作用的發揮。運輸市場存在壁壘、地方運輸法規存在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現象,運輸環境有待改善,統一規范有序的運輸市場和運輸服務體系建設任務艱巨。運輸服務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的跨省區互聯互通、重大緊急行動的聯動還存在障礙。地處不同行政區的港口在公用航道、錨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管理方面協調不夠,整合港口資源、提高深水岸線資源利用率成為地區間港口協調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六)資源與環境壓力逐步增大,區域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亟待提高。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尤其是粵港澳地區資源與環境壓力明顯。粵港澳地區面積僅約18萬平方公里,集聚著約8700萬人,人口密度高達480人/平方公里以上,是全國的3.6倍。粵港澳地區又是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對資源的依賴程度很高,持續發展的環境壓力明顯。區域內西南省區生態環境也較為脆弱,公路水路建設的環境形勢應引起重視。

目前,各省區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銜接不夠,公路水路交通資源供給有限,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積極推進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依靠科技創新和強化管理,建設節約型交通行業,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重點,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系統,努力實現交通建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三、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為有力支撐區域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交通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加快區域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按照“核心輻射、周邊通暢、‘港路’聯動、消除障礙、協同推進”的方針,全面推進區域公路水路交通的建設與發展。

“核心輻射”就是為發揮核心區、次核心區的輻射作用,拓展核心區、次核心區的范圍,重點加強核心區與次核心區之間、次核心區之間、次核心區與周邊地區之間的公路水路通道建設。

“周邊通暢”就是為強化區域內部及與周邊區域的便捷聯系,重點加強溝通東盟等國際間、內地與港澳間、省際間、區域與其他省(區)間的公路水路通道建設。

“‘港路’聯動”就是以完善綜合運輸體系為主軸,充分發揮公路水路交通優勢,注重公路水路的協調發展,優化交通資源配置,以區域內主要港口及通向腹地的主要公路通道建設為重點,實現點線結合、協調發展。

“消除障礙”就是消除市場壁壘、打破地區封鎖,加強統一市場、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等建設,促進高效運輸服務體系的形成。

“協同推進”就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行業內外統籌協調,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建立協調機制,增加溝通渠道,采取多種手段,共同推動區域交通建設。

(二)發展目標

1.2010年目標

基本形成區域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網絡骨架,公路水路基礎設施能力進一步提高,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適應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珠江三角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公路交通:基本建成區域高速公路網絡骨架和以區域高速公路網絡上重要中心城市為節點的區域公路運輸樞紐系統。區域高速公路網絡里程達到2.5萬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到3000公里。基本形成以區域高速公路為載體,以區域公路運輸樞紐為依托,以沿線大中城市為節點的區域快速公路客貨運輸網絡。實現由珠江三角洲核心區與周邊次核心區400~500公里范圍內的中心城市間當日往返,800~1000公里范圍內當日到達。珠江三角洲地區基本形成以廣州為中心的2小時交通圈。

——沿海港口:基礎設施能力明顯增加,港口貨物綜合通過能力達到近14億噸,集裝箱碼頭能力達5600萬TEU;進一步完善港口分層次布局,主要港口航道基本適應到港船舶大型化發展要求;完成重點建設大型專業化碼頭,形成多個大型專業化港區,使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石及瓊州海峽滾裝等運輸系統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內河水運:基本建成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提高西江航運干線的通過能力,實現珠江三角洲內河航運體系由適應內河運輸向適應江海船運輸的跨越;打通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即南、北盤江及紅水河通道;全面啟動右江航電結合梯級渠化工程;相應配套建設主要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基礎設施及航道支持保障體系。

2.2020年目標

全面建成區域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網絡,區域協調機制高效運轉,建立能力充分、銜接順暢、運行高效、服務優質、安全環保的區域公路水路運輸系統,全面適應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公路交通:基本建成區域高速公路網絡以及區域公路運輸樞紐系統。區域高速公路網絡里程達到3.73萬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到3300公里。建成以高速公路為載體,以公路運輸樞紐為依托,以區域內大中城市為節點的區域快速公路客貨運輸網絡。區域內400~500公里大中城市間當日往返,800~1000公里當日到達。珠江三角洲地區基本形成3小時交通圈。

——沿海港口:基礎設施能力充分,港口貨物綜合通過能力達到近23億噸左右,集裝箱碼頭能力達到1.1億TEU左右。形成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分層次沿海港口布局,全面建成高效便捷的沿海港口集裝箱運輸系統,外貿進口鐵礦石、外貿進口原油運輸系統,煤炭運輸系統,瓊州海峽滾裝運輸系統。珠江三角洲、粵西、廣西、福建等地沿海主要港口,在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集裝箱及大宗物資運輸、臨港產業及物流業發展中發揮綜合服務功能。廣州、深圳、廈門等主要港口發展成為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現代化港口。

——內河水運:珠江三角洲及西江航運干線內河水運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三級及以上航道為骨架的泛珠江三角洲航道體系,按規劃標準建成西南水運出海南、中、北三線通道,相應建設閩江、瀾滄江等航道,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統和港口功能;基本建成泛珠江三角洲內河集裝箱運輸體系、大宗散貨運輸體系、西部地區物資江海轉運體系,水運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四、重點基礎設施規劃

(一)區域高速公路網

1.布局方案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高速公路網是加強區域聯系、強化區域合作的重要公路通道,主要包括泛珠江三角洲核心區與次核心區域之間、相鄰次核心區域之間、內地與港澳之間、中國與東盟等國家之間、主要港口與腹地之間的重要公路通道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際高速公路網;覆蓋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及旅游城市、主要港口、機場、公路和鐵路運輸樞紐及重要的公路口岸。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高速公路網由國家高速公路和部分地方高速公路組成,規劃總里程約3.73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約2.85萬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約880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城際高速公路網,里程為3300公里。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高速公路網布局形態歸納為“十射、六縱、五橫、六條國際通道及三個環線”。

十射:

(1)廣州-深圳-汕尾-汕頭-廈門-泉州-福州-寧德(延至閩浙省界)

支線:寧德-上饒

(2)廣州-惠州-揭陽-漳州-福州

(3)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龍巖-三明-南平(延至閩浙省界)

(4)廣州-河源-瑞金-南城-鷹潭-景德鎮(延至贛皖省界)

支線:梅州-汕尾

(5)廣州-連平-龍南-贛州-吉安(延至贛鄂省界)

支線:龍南-河源、吉安-南昌

(6)香港-深圳-廣州-韶關-彬州-衡陽-株洲-長沙-岳陽(延至湘鄂省界)

支線:長沙-常德-張家界-吉首、韶關-贛州

(7)澳門-珠海-中山-廣州-連州-永州-邵陽-婁底-常德(延至湘鄂省界)

(8)廣州-賀州-桂林-麻江-貴陽-畢節-滬州-隆昌-內江-成都

支線:麻江-道義

(9)廣州-肇慶-云浮-玉林-南寧-百色-富寧-開遠-石林-昆明

支線:開遠-元江、云浮-梧州-來賓-平果

(10)廣州-佛山-開平-陽江-茂名-湛江-海口-三亞

支線:陽江-珠海

六縱:

(1)九江(起自贛鄂省界)-南昌-南城-南平-福州

支線:南平-衢州

(2)岳陽(起自湘鄂省界)-株洲-汝城-韶關-惠州-深圳

(3)達州(起自川陜省界)-重慶-黔江-吉首-懷化-桂林-梧州-茂名

(4)廣元(起自川甘省界)-南充-重慶-遵義-貴陽-麻江-都勻-河池-南寧-欽州-北海-湛江

支線:欽州-崇左-富寧

(5)巴中(起自川陜省界)-遂寧-內江-宜賓-昭通-昆明

支線:內江-重慶

(6)廣元(起自川陜省界)-綿陽-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昆明

支線:成都-遂寧-南充-墊江

五橫:

(1)景德鎮(起自贛皖省界)-九江-咸寧-岳陽-常德-吉首-道義-畢節-六盤水-曲靖-昆明

支線:六盤水-興義

(2)上饒(起自贛浙省界)-鷹潭-南昌-宜春-株洲-長沙-湘潭-邵陽-懷化-麻江-貴陽-安順-曲靖-昆明

(3)泉州-永安-吉安-衡陽-永州-桂林-柳州-南寧

(4)廈門-漳州-龍巖-瑞金-贛州-郴州-桂林

支線:桂林-平南-玉林-北海

(5)汕頭-梅州-韶關-賀州-柳州-河池-百色-興義-石林-昆明

六條國際通道:

(1)昆明-楚雄-大理-瑞麗

(2)昆明-元江-思茅-磨憨

支線:普洱-臨滄-大理-麗江-香格里拉

(3)昆明-開遠-河口

(4)南寧-友誼關

(5)南寧-欽州-防城-東興

(6)景洪-打洛

三環:

(1)成渝環線:成都-綿陽-遂寧-重慶-合江-滬州-宜賓-樂山-雅安-成都

(2)海南環線:海口-瓊海-三亞-東方-海口

支線:萬寧-瓊中-儋州-洋浦

(3)珠江三角洲環線:深圳-香港(口岸)-澳門(口岸)-珠海-中山-江門-佛山-花都-增城-東莞-深圳

支線:東莞-虎門-佛山

按上述路網布局,形成以廣州為中心,以廣深(港)和廣珠(澳)為主軸,以環線及放射線為骨架,以縱橫聯絡線為補充的城際高速公路網絡,主要承擔包括港澳在內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區對外及區內中心城市之間的交通聯系。

2.2010年前建設重點

按照“強化輻射、優化結構、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思路,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1)加快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向外輻射高速公路通道建設,深化瓊州海峽公路通道研究論證工作,對交通壓力大的主要高速公路通道及時擴容,增加珠江三角洲對外通道數量,構建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全方位向外輻射骨架路網。

(2)加快次核心區域之間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設,盡快形成次核心區域之間的有效連通,并向周邊輻射,構建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區域高速公路。

(3)加快沿海港口快速集疏運通道建設,重點建設集裝箱子線港疏港高速公路。

(4)強化連接河口、瑞麗、磨憨、友誼關、東興等重要公路口岸的公路通道建設,構建與區域高速公路連通、與東盟國家便捷聯系的國際公路通道。

(5)加快珠江三角洲城際高速公路網絡建設,加快推進連接港澳高速公路通道建設,與其它干線公路和城際鐵路共同構筑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交通網絡。

(6)積極推進區域高速公路聯網電子收費系統、交通事件管理系統和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建設。主要加強珠江三角洲地區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動偵測、突發事件處理系統,特殊車輛普及應用GIS系統。

按照以上思路,2010年前應集中建設區域高速公路網中的“九射、四縱、三橫、五條國際通道”以及三個地區環線與三個重要路段,并積極推進高速公路支持系統建設。

九射:

(1)廣州-寧德(延至閩浙省界)

(2)深圳-南平(延至閩浙省界)

(3)廣州-景德鎮(延至贛皖省界)

(4)廣州-吉安(延至贛鄂省界)

支線:龍南-河源

(5)香港-岳陽(延至湘鄂省界)

(6)澳門-常德(延至湘鄂省界)

(7)廣州-成都

(8)廣州-昆明

(9)廣州-三亞

四縱:

(1)九江(起自贛鄂省界)-福州

支線:南平-衢州

(2)達州(起自川陜省界)-茂名

(3)廣元(起自川甘省界)-湛江

(4)廣元(起自川陜省界)-昆明

三橫:

(1)景德鎮(起自贛皖省界)-昆明

(2)上饒(起自贛浙省界)-昆明

(3)泉州-南寧

五條國際通道:

(1)昆明-瑞麗

支線:大理-麗江

(2)昆明-磨憨

(3)昆明-河口

(4)南寧-友誼關

(5)南寧-東興

三個地區環線:

(1)成渝環線

(2)海南環線

(3)珠江三角洲環線

三個重要路段:

(1)內江-宜賓-昭通-昆明

(2)廈門-漳州-龍巖-瑞金-贛州

(3)賀州-柳州-河池-百色-興義-石林-昆明

到2010年,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2.5萬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達到3000公里。

(二)區域公路運輸樞紐

1.布局方案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公路運輸樞紐是依托區域高速公路網,位于重要節點城市,與其它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公路運輸中心,由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和重要的區域性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構成,共計65個。布局方案見表1。

表1 區域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布局方案

省份

城市

廣東

廣州佛山東莞深圳汕頭湛江珠海茂名梅州江門韶關肇慶惠州中山

福建

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南平龍巖三明

海南

海口三亞

廣西

南寧柳州防城港桂林百色河池梧州北海崇左貴港

貴州

貴陽遵義六盤水

湖南

長沙株洲衡陽岳陽常德邵陽懷化湘潭張家界

江西

南昌鷹潭贛州宜春九江上饒吉安

云南

昆明曲靖大理景洪瑞麗開遠

四川

成都宜賓內江南充綿陽樂山瀘州

對主要港口、重要鐵路樞紐、樞紐機場所在地的區域公路運輸樞紐城市,要統籌規劃集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樞紐港站,按照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的先進理念,實現3種以上運輸方式轉換,使這些城市發展成為區域性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是區域綜合運輸網絡的重要節點,是泛珠江三角洲對內、對外主要的客貨集散地,對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包括:廣州、深圳、福州、湛江、廈門、汕頭、岳陽、長沙、南昌、南寧、成都、昆明、貴陽、柳州、桂林、海口等16個城市。

2.2010年前建設重點

按照“統籌路站、同步發展,突出重點、引導方向,以點帶面、逐步成網”的總體原則,盡快開展樞紐城市公路運輸樞紐總體規劃,在規劃基礎上,以構建省際快速客貨運輸系統、國際集裝箱向內陸延伸的運輸保障系統、旅游客運服務網絡以及區域城際、城市、城鄉交通一體化的客貨運輸系統為方向,2010年前重點建設:

(1)以9省區省域中心城市為重點的綜合客運樞紐,結合主要港口和重要鐵路樞紐布局的綜合貨運樞紐。

(2)結合集裝箱干線港及鐵路集裝箱節點站建設集裝箱中轉站。

(3)主要公路口岸城市的口岸貨運站。

(4)重要旅游城市具有旅游集散功能的綜合客運站。

(5)高速公路沿線重要的配客點。

(三)沿海港口

1.布局方案

沿海港口是泛珠江三角洲綜合運輸網絡的重要樞紐、現代物流的中心節點,加強區域內經濟合作的重要依托,參與全球經濟活動的基礎平臺。以珠江三角洲、粵西、廣西、福建等地區沿海為重點,形成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分層次港口布局,建立與國際市場緊密連接的集裝箱、原油、鐵礦石運輸系統,以及連接海南與內陸地區的瓊州海峽滾裝運輸系統。

(l)港口布局

形成以廣州港、深圳陸、珠海港、湛江港、汕頭港、廈門港、福州港、防城港港、海口港為主要港口,虎門港、陽江港、惠州港、茂名港、汕尾港、莆田港、泉州港、漳州港、北海港、欽州港、洋浦港、八所港、三亞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潮州港、揭陽港、海安港、寧德港、清瀾港、烏場港等一般港口為補充的沿海港口分層次布局。

珠江三角洲港口將與香港港口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成為泛珠江三角洲區域沿海港口的核心和最活躍的部分,在區域能源、原材料和外貿物資運輸中發揮樞紐作用,提供優質和高效的綜合物流服務。

(2)主要運輸系統布局

——集裝箱運輸系統

在繼續保持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充分發揮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沿海港口的整體優勢,形成以深圳、廣州、廈門為干線港,福州、泉州、汕頭、虎門、珠海、湛江、防城港、海口等港為支線港,其它港口為喂給港的集裝箱運輸系統。

深圳港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集裝箱干線港和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補充,與香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廣州港將逐步發展成為干線港;廈門港積極發展中、遠洋集裝箱干線運輸,為海峽兩岸經濟區發展對臺“三通”服務。

——煤炭運輸系統

以電廠、鋼廠等大型用煤企業的專用碼頭和廣州港公用碼頭為主的煤炭接卸系統,通過改造、擴建等措施滿足社會用煤需要。大型用煤企業建設專用煤炭碼頭時,應結合港口及航道條件,宜新建7萬噸級及以上專用煤炭接卸泊位為主。

——石油及其制品運輸系統

充分利用泉州、惠州、茂名、湛江港現有原油接卸碼頭,根據石化企業發展,相應建設大型原油接卸碼頭。

以廣州、深圳、虎門和珠海港為主,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成品油運輸服務;泉州、汕頭、湛江、欽州和海口等其它港口共同為各自腹地的成品油運輸服務。

與國家規劃的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配套,以深圳、珠海、湄州灣、廣西沿海等港口為主形成LNG接卸轉運系統。

——鐵礦石運輸系統

形成以湛江、防城港、廣州等港口為主的外貿進口鐵礦石運輸系統。湛江港建設大型深水泊位;防城港港通過改善航道條件進一步提高鐵礦石接卸能力;廣州港根據大型鋼鐵企業的布局需要,相應配套建設大型鐵礦石接卸泊位。

——瓊州海峽滾裝運輸系統

形成以湛江(海安)、北海、海口三港為主、多個港口組成的較為完善的瓊州海峽滾裝運輸系統。

2.2010年前建設重點

——加快深圳港、廣州港、珠海港、湛江港、廈門港、福州港、防城港港、海口港的集裝箱碼頭建設,重點是深圳港的鹽田港區、大鏟灣港區、蛇口港區,廣州港南沙港區,廈門港海滄港區、嵩嶼港區。

——加快大型臨港工業碼頭建設,重點是湛江、惠州、珠海、泉州、八所、欽州等港口的石化及干散貨原料碼頭。

——加快廣州港、虎門港成品油接卸中轉基地的建設,形成珠江口內適宜江海聯運的成品油接卸中轉基地,逐步減少錨地過駁作業。

——重點發展深圳港、湄洲灣及廣西沿海港口LNG接卸碼頭,并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輸氣管線。

——發展海口港新海港區汽車輪渡碼頭。

——加快深圳港警銅鼓航道、廣州港出海航道二期、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珠海港高欄港區航道工程、廈門港10萬噸級主航道、湄洲灣30萬噸級主航道、欽州港進港航道、防城港港20萬噸級航道等的建設。

(四)內河水運

1.布局方案

內河水運是溝通珠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區經濟聯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西南地區通江達海、溝通港澳的紐帶。發展內河水運,是提高沿江土地利用價值,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沿江產業帶形成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內河水運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貨物運輸及珠江三角洲集裝箱等外貿物資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綜合運輸體系的完善。

內河航道

泛珠江三角洲地區內河航道體系以“一網一干三線”為核心,以珠江水系其它支流、國際和獨立入海河流等其他航道為補充,為泛珠江三角洲區域集裝箱、大宗散貨運輸及西南地區物資出海服務。

一網:即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主“三縱三橫三線”16條三級及以上航道組成,規劃里程939公里。

——三縱:西江下游出海航道;白泥水道-陳村水道-洪奇瀝水道;廣州港出海航道。

——三橫:東平水道;潭江-勞龍虎水道-蓮沙客水道-東江北干流;小欖水道-橫門出海航道。

——三線:崖門水道-崖門出海航道;虎跳門水道;順德水道。

一干:即西江航運干線,從南寧至廣州,由三級及以上航道組成,規劃里程851公里。

三線:即西南地區內河水運出海南(右江)、中(北盤江紅水河)北(柳江黔江)三線通道。

——右江:從剝隘至南寧,由三、四級航道組成,規劃三級航道里程355公里,四級航道里程80公里。

——北盤江紅水河:從百層至石龍三江口,由三、四級航道組成,規劃三級航道里程76公里,四級航道里程665公里。

——柳江黔江:從柳州至桂平,由三級航道組成,規劃航道里程284公里。

其他航道:

——北江:從韶關至三水河口,由三、四級航道組成,規劃三級航道里程74公里,四級航道里程184公里。

——東江:從河源至石龍,由三、四級航道組成,規劃三級航道里程74公里,四級航道里程126公里。以后逐步提高航道等級。

——瀾滄江:從思茅至244號界碑,由四級航道組成,規劃航道里程188公里。

——閩江:從南平至馬尾,由二、四級航道組成,規劃二級航道14公里,四級航道里程214公里。

——韓江:從梅江橋至出海口,由四級航道組成,規劃四級航道里程239公里。以后逐步提高航道等級。

——梧江:從雙溪咀至汕頭市,由一級航道組成,規劃航道里程39公里。

內河港口

形成以南寧港、貴港港、梧州港、肇慶港、佛山港為主要港口,以富寧港、百色港、百層港、柳州港、來賓港、桂平港、中山港、清遠港、云浮港為地區重要港口,其他港口為一般港口的分層次港口體系。

2.2010年前建設重點

內河航道

主要建設對加強泛珠江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有重要促進作用的重要航道,滿足貨物運輸量增長的需要。

(1)擴大西江航運干線的通過能力

——實施西江航運干線航道改造工程和船閘擴建工程,提高航道標準。建設西江桂平二線船閘、梧州長洲樞紐1千噸級和2千噸級船閘各1座,實施航道改造工程。

(2)建設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

——加快珠江三角洲“三縱三幢三線”高等級航道網建設步伐,基本建成以三級及以上航道組成的高等級航道網。

(3)全面建設西南地區水運出海通道

——加快西南地區水運出海中線通道(南、北盤江及紅水河通道)南線通道(右江)和北線通道(柳江、黔江)建設步伐。實施百龍灘樞紐復航工程,整治紅水河漕渡河口至惡灘航道及來賓至桂平航道。繼續實施有江渠化工程,建設那吉航電樞紐工程、魚梁航電樞紐工程及整治航道。實施南、北盤江及紅水河庫尾回水變動段航道整治工程。

(4)其他航道工程

——整治北江中游韶關至清遠184公里航道;整治東江河源至石龍航道;實施瀾滄江大橄攬壩航電樞紐工程;實施閩江航道整治工程和航電結合梯級開發工程。

內河港口

改變目前大部分內河港口機械化程度低、規模小的現狀,盡快實現港口作業機械化,通過集裝箱、大宗散貨等專業化泊位建設和港口技術改造,逐步實現港口規模效益,促進主要港口逐步發展成為區域性物流中心。2010年前重點建設南寧、貴港、梧州、肇慶、佛山5個主要港口,適度發展富寧港、百色港、百層港、柳州港、來賓港、桂平港、中山港、清遠港、云浮港等9個地區性重要港口,實現港口的結構性調整和內河港口布局的進一步完善。2010年前主要港口新建碼頭泊位27個,新增吞吐能力2200萬噸,主要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

(五)總體格局展望

——到2020年規劃實施后,泛珠江三角洲公路水路交通將全面適應區域合作與發展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為加快實現區域現代化戰略提供堅實的基礎。基本形成技術先進、運能充分、功能完善、結構合理、運轉高效、環境友好的區域公路水路交通體系,為區域合作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可靠、更舒適、更環保、更智能的公路水路運輸條件。

——區域高速公路網、沿海港口和高等級內河航道網有力支撐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珠江三角洲的核心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實現珠江三角洲與周邊省份的便捷連接,省際之間形成2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珠江三角洲向外半日內到達廣東其它地區、1日內達到廣東周邊各省、2日內到達泛珠江三角洲任意地區。

——由區域高速公路、高等級航道、干線鐵路等組成的綜合運輸通道,將便捷連接泛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皖北、豫中、鄂中、關中、西北等地區,增強泛珠江三角洲與周邊重要經濟區域的交通聯系。公路、水路、鐵路等多種運輸方式將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珠江流域出海大通道、東盟國際口岸快速通道,縮短泛珠江三角洲與國際市場的時空距離,提升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國際競爭力。

——能力充分、布局合理、集疏運通暢的沿海港口將為構建區域現代物流體系發揮先導作用,形成多條分工明確、集中布局、規模化、集約化的臨港產業帶,以沿海港口為依托,形成多個高效便捷的物流中心。

——形成以地區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為節點的城際快速客貨運輸系統;形成連通泛珠江三角洲區域主要旅游景區及旅游路線的旅游客運網絡。

五、保障措施

(一)將本規劃納入國家相關規劃,加強規劃的指導作用

編制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規劃,是促進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促進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以及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舉措之一,建議將本規劃納入國家相關規劃,各省區公路水路交通規劃應與本規劃相銜接。

(二)建立區域協調機制,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建立泛珠江三角洲交通合作發展政府間協調機制,統籌規劃建設跨省區的重要基礎設施,全面協調建設方案、建設時機、技術標準等。

——協調區域高速公路運營、服務,保障信息互聯互通,加大在交通管理、重大緊急事件預案制定及處理等方面的協調力度。

——加強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與同級其他職能部門的協調,統籌公路水路交通與鐵路、民航、城市交通的協同發展,加強交通部門與國土、環保、水利、電力、旅游、信息、口岸等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強化與港澳的協商、溝通,保障內地與港澳之間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合理布局與建設。

(三)改善運輸市場環境,推動統一運輸市場建設

——打破地區封鎖,消除市場壁壘,制定、完善運輸法規,規范、統一運輸監管行為,推動統一市場建設。

——統一市場準入條件,鼓勵運輸企業異地設置分支機構,允許道路客運企業參與異地客運資源的招投標,完善運輸服務網絡。

——統一標準,搭建統一信息平臺,促進跨地區、跨部門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為建立一體化運輸服務和管理體系創造條件。

——促進跨地區、跨行業、多主體參股的大型企業(集團)的形成,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促進運輸集約化。

——以實現跨省區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建立跨省區快速客貨運輸系統、建設綜合運輸樞紐為突破口,推進泛珠江三角洲區域交通一體化進程。

(四)穩定政府資金渠道,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

——穩定公路建設的政府資金來源渠道,確保車購稅、養路費、客貨運輸附加費等各項稅費專項使用,進一步加大一般財政的投資力度。

——依據《港口法》要求,各級政府要充分重視改善沿海港口出海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礎設施條件;并應加大對內河航道及港口碼頭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加快內河航運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吸收民營資本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建立完善多主體、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

泛珠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網布局方案
泛珠三角區域公路運輸樞紐及綜合交通樞紐布局方案示意圖
泛珠三角區域水運布局方案示意圖(2020年)
 
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布局規劃圖(2020年)
來源: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

相關文章:
《泛珠三角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合作專項規劃綱要》全文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文
第四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情況簡介
爭奪經濟舞臺中心 “長三角”已跑贏“珠三角”
長三角經濟指標全面超越珠三角 私營經濟推動融合
泛珠三角海關合作亮點紛呈 占全國進出口三成四
珠三角人口直逼承載極限 需產業升級將人口外遷
長三角珠三角博弈 市場幫助農民工提高了待遇
珠三角香港企業大規模移駐廣東省欠發達地區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