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進一步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和影響力。那么,在現階段為什么要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
“國有大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主要力量。”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有經濟控制力不但要有‘量’的保證,還要有‘質’的優化。在當前跨國巨頭全面進入、民營經濟異軍突起的新時期,無論從國有經濟的布局范圍,還是從國有經濟的活力和實力來看,都必須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從國有經濟的布局來看,行業分布面依然過寬。中央企業三級以上子企業分布在國民經濟20個門類中,并在國民經濟95個大類行業中涉足86個行業,尤其是在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行業和領域分布的企業數量過多。此外,在同一行業或領域業務趨同、交叉重疊,由此引起的重復建設、同業過度競爭現象比較普遍。
從國有經濟的活力來看,國有企業占用了工業總資產的二分之一左右、工業貸款的三分之二以上,只創造了三分之一的工業產值。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7.4%,而同期私營企業分別增長25.3%和47.3%。
企業追求利潤的動力,防范風險的謹慎都來自所有者的激勵和約束,因此產權結構單一是國有經濟缺乏活力的關鍵。目前,中央企業母公司95%以上是國有獨資企業;從子企業層面看,50%左右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但多為國有企業相互參股,其他經濟成分較少,大多數企業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
從國有經濟的實力來看,我國國有企業與跨國公司相比總體規模偏小,中國石化集團的年度銷售收入只有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三分之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高科技領域的發明專利絕大多數來自國外,其中無線電傳輸、移動通訊領域來自國外的發明專利分別占93%、91%。我國制造業總規模占世界第三,但2006年只有寶鋼集團、一汽集團、上汽集團進入世界500強。
在現代國際產業鏈中,我國尚未擁有世界級的投資、研發和營銷中心,眾多國有大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處于6低端的制造環節,主要依靠低端制造業、低價勞動力、高資源消耗來增加產值和獲取微薄利潤。
國資委負責人指出,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首先要確保在軍工、石油、電網等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其次要通過調整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在投資主體多元化和產權多元化的基礎上規范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解決國有經濟的活力問題。
他說,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的載體,國有經濟的控制力最終體現在國有企業的實力上。因此,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既是當前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也是國有資本調整和國企重組的主要目標,是當前的工作重點。(任芳 劉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