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誰最受益
作為對價值最為敏感的資本市場,其實早已對于具有新能源、節能減排題材的股票紛紛看好。不過,一份來自中金公司的分析報告指出:“從控制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來講,由于新能源在能源中占比很低,短期內對碳減排的實質性貢獻有限,而‘節能’和‘減排’路線對碳減排的實質性貢獻更大。”
而早在此前舉辦的以“低碳經濟與城市未來”為主題的論壇上,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呂學都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之時表示,我國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百分之七十幾的能源依靠煤炭,而煤炭必然帶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是減少排放,而不是脫離這個資源分布現實去追求清潔能源。
呂學都進而指出,由于經濟發展對水泥、鋼鐵等產品的剛性需求,我們也不應該因為這些產品的高碳排放而對其進行排斥,“如果有水泥投資來到東莞,如果能采用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廢物回收高利用率,那我們都應該鼓勵。”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陳勇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也表示,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移的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過程。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找到一些發展低碳經濟的切入點,然后實事求是地尊重客觀規律去發展,他認為節能建筑、交通節能等方面具備現實發展條件,應該作為主要發展的方向, “在政策方面,對節能減排我們就采取政策鼓勵,包括資金的獎勵;但是對發展可再生能源,如果政府要補貼,就要考慮一下了?!?/p>
對于新能源行業要求政府給予行業補貼的呼聲,陳勇表示不贊成政府直接對新能源企業進行補貼,“政府讓企業做新能源項目,企業不愿做,因為做得越多,死得越快?,F在的風電都有補貼,但是政府也不敢給多,因為每天都要補貼,政府也負擔不起。”
新產業亟需新商業模式
早在1995年就已經開始了低碳經濟的嘗試與探索的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自民,也對時代周報記者坦承,“我們從傳統的能源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還是一個商業機制的問題,如果我們從企業的角度,也從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長期的比較合理的商業利益的存在,低碳經濟在實踐上是比較難以維系的?!?/p>
高自民舉了太陽能發電的例子,他說即便國家給予太陽能發電很高的定價,但是太陽能發電依然不具有經濟性,需要政府在投資上給予一定的貸款,給一些直接的補貼,再在上網時給直接的支持和優惠。
不過行業分析師對于新能源的應用前景普遍樂觀。長城證券的分析報告《低碳助推新能源騰飛》就認為,太陽能發電成本目前正加速向傳統能源靠攏,在部分地區的用戶端,太陽能有望在兩年后做到經濟實用。受益于光伏產業的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未來幾年太陽能電池組成本有望保持15%~20%的復合遞減速度。報告特別強調按照目前泛歐氣候交易所的碳排放權價格,每千瓦時太陽能發電能夠減排約1公斤二氧化碳,對應的價值為0.12元,這部分價值將隨著我國碳排放相關政策的發展而得以體現。
11月,由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撮合,上海和廈門的兩家企業完成了國內首筆碳交易。這標志著我國碳排放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創新和進步,也意味著“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 這一減排指標可能通過市場交易機制在全國企業范圍內進行分解。對于目前尚無法在經濟上獨立運營的新能源企業來說,建立中長期的商業機制的機遇在此。
牛文元教授也建議, “如果在產業每一個環節都重視這個問題的話,中國的低碳經濟前景一定非常光明?!?/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