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最早因戰亂、天災等原因從我國中原遷居沿海一帶。沿海雨水充沛,物產富饒,客家人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傳說因此客家人與東海龍王交往甚密。為感謝東海龍王適時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龍慶祝豐年,相沿成習。后因四川連年戰亂、饑荒、瘟疫,幾乎成為無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氣較旺,被迫大批移填四川。而傳說前期來洛帶的客家移民備受干旱煎熬,他們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歷盡滄桑。后得知洛帶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蜀太子劉阿斗游玩甑子場時,不慎將手中玉帶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監淘井撈帶,不料一淘井便風雨大作,一停止便風平浪靜,再一淘又風雨大作,無法將玉帶撈起,從此甑子場更名洛帶。又得知八角井為東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盡。受此啟發,客家人便自發地將老祖宗的舞水龍配合以淘井祈雨,既得雨水,龍王又不發怒,甚是靈驗。之后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節洛帶客家人均以舞水龍感謝上蒼風調雨順,(無宵節則舞彩龍、火龍),并慶賀豐年。舞火龍和水龍遂成為洛帶客家獨特的文化習俗。
洛帶客家人最后一次舞水龍是1948年,當時的水龍是谷草扎成的九節草把龍,耍龍男子赤膊上陣,頭戴柳條圈,眾人用淘八角井之水潑灑水龍求雨,得以渡過當年的干旱。
解放后,由于“人定勝天”的思想和政治等因素的影響,舞水龍的習俗一度中斷,僅保留了火龍和彩龍。龍泉驛區在成功舉辦兩屆火龍節的基礎上,于2001年7月舉辦首屆"西部客家水龍節",在保留原水龍舞法的同時,于內容、形式和參與方式上作了較多的完善和補充,使其更具參與性和刺激性,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客家水龍節的舉辦旨在弘揚客家文化,發掘水龍的獨特地域文化特色,開發旅游資源,促進經濟發展,也為成都市及八方賓朋提供一個激情參與、瀟灑刺激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