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尺式是兩棟單層長方形坡頂房子成曲尺形連接,再把相對應的兩面用矮墻圍合起來,構成一個飼養牲畜的后院,使整個房屋占地面積又成為方形。
谷倉分內外室還防鼠
家禽也有自己的住處
黃慶昌告訴記者,古代廣州民居的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關鍵點值得關注,一是唐代在廣州任都督的宋璟推廣使用磚瓦建屋,替代過去常用的茅草竹木,不僅令建筑更加堅固,形式更加豐富,也大大降低了火災的發生率;二是宋代廣州先后多次大規模修城,對城市形態和民居建設都造成了很大影響;三是到了明清時期以后,隨著東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廣州城內也出現了更多風格的建筑樣式。
事實上,建筑樣式的選擇并不僅僅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被動適應,也是古代廣州人出于對健康、衛生、清潔的要求而采取的現實考慮。例如出土的古代廣州民居的谷倉模型,也是有“內室”和“外間”的形式。據推斷糧食應當是放在內室中,而外間則用來住看倉人,及轉運糧食之用的“過渡地帶”,可以防止直接從外面進入谷倉導致有臟物混入。而且谷倉通常都是懸空的干欄式,由可移動的梯子上下。支撐的木柱頂部會突然橫向加寬一圈,這是為了防鼠。
與漢代陶屋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陶塑的豬、牛、羊、雞、鵝等家禽、家畜日見增多。那個時候,生活和生產的空間還不能截然分開,這也是當時農業、畜牧業和莊園經濟發展的反映。許多陶屋中都塑造出了居民趕羊上架、趕豬入圈等生活氣息濃厚的生動情景,時隔千年后看來令人感到溫暖而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