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短片)
解說:
距離宋代理學家朱熹誕辰880周年紀念日還有4個多月,但是福建省尤溪縣、建陽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市。這兩省四地,這幾天卻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他們爭奪的是為一代大儒朱熹做壽的資格。
登錄到兩省四地的政府網站,他們都把朱熹作為了當地了形象代言人,并異口同聲地說,這里就是朱熹的故里,讓人咋舌的是,兩省四地的“壽禮”加起來多達40多億元。事實上,爭搶名人故里公眾已經是見怪不怪,由于地方政府的復雜心態,爭奪傳統文化遺產的鬧劇不斷上演,他們爭著為歷史名人考證身世,爭著巨資修建故里。歷史名人的出生、葬地、行游之地,也都有可能成為各地爭奪的理由。
比如三國人物諸葛亮做過農活的躬耕地,和南陽和湖北襄陽就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上個月初,電視劇新《三國》首播,更給這個爭端火上澆了一瓢油。因劇中第32集說,諸葛亮的躬耕地在襄陽,而引起的南陽的強烈不滿。甚至有網友在南陽我臥龍崗前砸掉電視機,抵制收看新《三國》,他們還找來了30名小學生,拉起調幅,齊聲朗誦諸葛亮的《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同樣也是一位三國人物,趙云最近也被卷入了另一場故里爭奪戰。
臨城縣村民:趙云,我最初認為趙云是正定,我小的時候是這么個印象。現在又說是臨城,我也鬧不清。
省正定縣居民:多少年都是說趙云是正定的,怎么又成了別處了。
解說:
河北正定的老百姓搞不懂,這正定縣多少年來都被認可為趙云的故里,如今為何冒出一個河北的臨城縣,也說自己是趙云故里。正定人覺得臨城縣是堵門罵陣,欺人太甚,并斗志昂揚地喊出了“捍山易,捍趙云故里難”的口號。而作為河北正定的對手,河北臨城縣,這個默默無聞的貧困縣城對于自己爭奪趙云故里的初衷也絲毫不加避諱地承認其中的經濟效益原因。
路煥京(臨城縣趙云文化研究會會長):你說是正定人是臨城人,沒有意義,關鍵你有個平臺,怎么接上趙云文化,然后有一些設施,對旅游肯定是有利的。人多了,解決就提升了。要是單純地說就是哪個地方的人,我覺得意義不大,關鍵你得怎么運作。
解說:
大手筆的運作正在實施,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當地僅一個趙云文化主題公園就預計要投資一個億,如今像臨城一樣,還有湖南岳陽,安徽廬江、南陵,他們爭奪的是銅雀春深鎖二喬的二喬故居。他們各自迷信有墓地即故里的奇怪邏輯,都尋找出了本地的二喬墓地,使得二喬竟分葬于三地。再比如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為爭奪詩仙李白的故鄉也是打得不可開交。甚至一睹訴諸到了國家工商總局,還計劃動用法律手段,上法庭解決。
如今,在各地不斷上演的名人故里搶奪大戰可謂是五花八門,熱鬧之中,更有甚者亂抓一把,還搶起了西門慶故里,真有文化要上,沒文化創造文化也要上。
解說員:這個就是當時西門慶與潘金蓮第一次見面的地方。
解說:
名人故里經濟甚囂塵上,現實版的鬧劇看完一幕又上演一幕,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對于那寫沉默不語的歷史名人,他們更像一個令人打扮的小姑娘,被肆意詮釋,也像是長生不老的唐僧肉,誰都可以咬上一口。但是對于一個民族的歷史來說,真相究竟在哪里,什么才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歷史態度,而今天我們上演的又會成為明天什么樣的歷史記錄呢?
主持人:如果市場經濟可以比作一個戰場的話,你非得拼出一個你死我活,文化應該是共贏的,這是我們共同的財產。為什么有些地方它不能做大家共享這個資源,非要爭呢?
王錫鋅:在這里,如果真正的能去理解文化,它的共享性、共有性、公共性的話,大家主要的不是去搶,關注的不是去搶了,現在這里恰好是把文化當作了一種地方的一個僅僅是一種敲門磚。拿到它以后,我再去不停地去打扮它,把它作為一個平臺,去為本地的經濟和利益發展。所以這時候才出了搶。搶的背后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驅動,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權力,地方政府的官員,他們用手中的權力,因為有了政績的沖動。本質上面搶,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地方權力和商業利益的合謀。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真相是什么不重要,名人在哪里不重要,我可以把它劫持過來。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再引入一個聲音,我們聽聽國務院參事馮驥才先生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
馮驥才(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
我認為一個歷史,一個城市,或者一塊土地,產生的一個歷史的名人,最重要的是土地的精神的一種體現,它的價值主要還是精神的精神,如果政府要是參與的話,還是要引導一種精神的轉動,讓它能夠轉下去,而不是和經濟直接掛鉤。
我想當前這個現象,還是跟我們當前社會的拜金主義有一個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無論什么事都把金錢放在第一位的話,什么糟糕的事情都可能會出來,文化的價值主要還是它精神的價值。因為我們有些文化是不能拿錢來買賣的,如果要是都把它放在金錢里面,我覺得反而對文化是一個破壞,這個文化一定會被低俗化、庸俗化,會對我們文化造成一個破壞。
好像文化只有它能夠賺錢,或者是能夠賺到錢它才是有用的,不知道文化真正的價值是什么。我覺得文化真正的價值,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已經講了,他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對于任何一塊土地上,它產生一個歷史的名人,也就是這塊土地的精神和靈魂。我們應該讓這個精神和靈魂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做的事情,而不是拿它賺錢。實際上我們這些年,我覺得搞文化產業是搞得非常好的,而且是搞得很成功的。但是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化是兩碼事,文化產業是我們20世紀以一個新興的,一個現代的經營性的企業,這段時間很多國家都很成功,我們這幾年做得也卓有成效。特別是經濟危機的時候,我們的文化產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還有一種片面的理解,一種片面的提法,就是文化產業化。產業化就是把很多不能被商業化的,或者不能進入市場的,不能拿來賺錢的也拿來賺錢。
主持人:這是馮先生的看法。王教授我不知道你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和各地的爭搶名人故居的一個完全相反的一股趨勢,就是各地在舊城改造的時候,毫不留情地就拆名人的故居,你怎么看這兩相對比,到底是重視還是不重視?
王錫鋅:這恰好印證了,爭名其實是虛,爭利是實。因此只要能夠有利在前,名和不名,真正要去保護的名人的要素,其實跟不在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