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陷了大片韓國領土,韓國地方長官不但不降,反而將土地送給了趙國。戰火在秦趙兩國之間就此被點燃。
在趙國一個叫長平的地方,兩國集結了100多萬人的軍隊,一場大戰即將爆發。這是古代戰爭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將決定戰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死生之地
長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縣,戰爭就發生在這個山谷。即將投入戰斗的秦軍,一直是古代史學家幾筆帶過的模糊形象。而今天,軍事專家已經可以根據秦兵馬俑去推測那支令人生畏的軍隊如何作戰了。
長平之戰,秦軍主力在面對象波濤一樣翻滾而來的趙軍時,怎樣發起攻擊?他們的戰斗隊形是什么樣的?這些一動不動的陶土戰士,能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在兵馬俑主力部隊的最前邊,站著三排戰士,可以設想,在長平谷地的秦軍軍陣中,他們最先與趙軍接戰。考古發現,他們曾經裝備的武器一律是遠射用的弩。這些弩兵分為三排,直面成千上萬洶涌而來的趙軍。
弓弩的射擊有一條規律,因為臨敵不過三發,敵人往前沖了,這一支箭裝上去以后射出去,你再裝一次,敵人還往前沖,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敵人就沖到面前來了。時空關系就是這樣,所以古代射擊的時候一定要輪番射擊。
這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看到秦軍弩兵的作戰隊形。專家認為,他們站成三排是有道理的。可以推測,當第一排射擊的時候,后兩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輪番射擊。在戰場上,密集的殺傷力最為致命。
在兵馬俑博物館,這是第二個被發現的俑坑,它至今仍然覆蓋著厚厚的黃土。但是,電腦技術可以幫助考古人員模擬地下的壯觀景象。
黃土下站立著一支獨立的弩兵部隊。前排的士兵正在射擊,后排的蹲著準備,一起一伏,配合默契。這顯然是秦弩兵作戰的一個瞬間。在秦軍之后將近2000年,歐洲人還用類似的方法組織火槍手,秦軍很有可能開創了這種經典的連續射擊方式。
在長平谷地,趙軍首先遭遇的就是秦弩兵。萬弩齊發,趙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然而,這只是秦軍的第一道攻擊波。
從1974年發現兵馬俑以來,考古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在這只矛頭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6.3米長的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完整的長矛接近7米。這種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
如果用來單兵作戰,7米的長矛根本無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就以7米2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專家推測,秦步兵中應當有類似的長矛方陣,長矛的威力在于集體的力量。
不論發生什么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可以想象: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墻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
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在兵馬俑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長柄刺殺兵器。
戟的長度在2米80左右,它實際上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與長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做單兵格斗,對于他們來說:掌握自由搏擊的技巧和發揮個人才華是最關鍵的。
考古人員發現的第三種長柄兵器叫鈹。它很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長度界于戟和長矛之間,在3米5左右,持鈹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種隊形去沖擊對手。
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但是,這些兵器之間究竟如何配合使用,今天已經很難了解。兵馬俑坑曾被人盜毀,士兵手中的兵器大都遺失了,僅存的一些也散落在黃土中,原始的位置已經很難判斷。
秦國的兵工廠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兵器制造業。工人從地下挖掘銅礦石。
在兵馬俑坑,軍事專家還是發現了一種配合作戰的范例。在輕裝的弩兵中,這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十分特殊,他手中是長矛一類的刺殺兵器。在射擊部隊中編制這樣的長矛手,是為了保護射擊手免遭沖到跟前的敵人傷害。從這些細節來看,秦步兵在專業化和協同作戰方面,很可能已經相當成熟。
根據兵馬俑的布局來推測:兩千多年前的長平戰場,趙軍首先面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就是秦步兵的沖擊。他們是秦軍真正的主力部隊。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兩軍初次交鋒,趙軍損失慘重。深知秦軍厲害的趙軍統帥廉頗,立即改變策略,全線撤退,憑借有利地形,構筑壁壘固守。秦軍久攻不下,又遠離國土,戰局反而開始對秦軍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