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小說是2009年圖書市場的寵兒。有數據顯示,2009年官場小說品種達到130余種,比上年增長近10%。大量魚龍混雜的官場小說也培養了一批固定讀者。除了閱讀快感,他們渴望從官場小說中找到最直接的為官經驗或隱私秘籍……但是,現實果真如小說嗎?作為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類型,官場小說的文學指標又是否過硬?
官場小說:風行10年背后的現實需求
作家莫言認為,中國官場小說起源于清末民初的“黑幕小說”,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孽海花》《老殘游記》等。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官場小說突然大量涌現,一批較有社會知名度的小說一直被讀者津津樂道,如《抉擇》《十面埋伏》《國畫》《羊的門》《中國制造》《滄浪之水》《大雪無痕》《國家干部》《駐京辦主任》……
當代官場小說崛起的重要誘因是社會轉型期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讀者對這類痛揭瘡疤式的官場小說既感新鮮,更覺解氣。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陸天明的《大雪無痕》、張平的《抉擇》。隨后,王躍文的《國畫》引起廣泛關注,它所描繪的官場儼然跳出了涇渭分明的善惡對立,更多呈現出官場生態的“客觀真相”,人物塑造更加豐滿,主題錘煉更顯深刻。
此后,閻真的《滄浪之水》、周梅森的《中國制造》、楊文彬的《省委書記》、穆宜林的《生死門》、李春平的《步步高》等小說均沿襲了細致的人性化敘事,同時披露了高級官員的“私生活”、領導干部的升遷軌跡,讀之頗有震撼力。
2007年來,官場小說逐步細分,有揭露權力斗爭的(《市委書記》),有專揭權色交易的(《檢察長》),有邊緣視角揭秘的(《市長司機》),有分析利益鏈條的(《山西煤老板》)……其間泥沙俱下,很多官場小說極盡虛構夸張之能事,色情、暴力和秘聞成為賣點,與真實的官場反而相去甚遠了。
昆明新知圖書城老總李勇向半月談記者透露,官場小說的讀者多為官員、公務員和企業老板。很多人對官場小說投入不菲,其心態無非是想了解官場內幕和潛規則,用來指導現實生活?!巴ǔB殑盏鸵恍┑娜藭?,我推薦給一些高官,比如廳級以上官員,他們大多是不看的,覺得已身在其中,沒這個必要?!?/p>
除了窺探、借鑒和模仿的現實需求,官場小說風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源遠流長的官本位文化。“官場小說這一特殊的文學類型恰好符合了很多人對‘官’的種種想象和渴望?,F實社會為官場小說的繁盛提供了肥沃土壤?!崩钣抡f。
官員點評:很多作品除了概念化官場,并無特殊
作為類型文學之一的官場小說,果真具有職場輔導的功能?讀者亦真能從官場小說中洞悉官場真相嗎?
公務員王榕是官場小說的忠實粉絲,尤其對閻真的《滄浪之水》記憶深刻:“它把年輕人的理想活活毀滅了,可見官場對年輕人的腐蝕作用有多大。”他身邊不少朋友在讀官場小說,認為這是了解中國社會民情的一扇窗口;官場小說至少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許多東西?!安贿^,現實并不是小說,真要從小說里得到什么秘籍和訣竅,顯然是緣木求魚。”王榕很肯定。
文學碩士、云南嵩明縣委宣傳部部長姚曉怡認為,如今捧讀官場小說的人確實很多,機關職員尤其普遍:“我們的司機都在看,幾天換一本。”她曾經認真讀了《駐京辦主任》,從中看到不少官場潛規則,如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但當她出任縣委宣傳部負責人之后,發現現實與小說還是相去甚遠?!坝绕浠鶎庸賵觯托≌f描寫相比完全是兩回事,至少沒有如此之多的潛規則?!?/p>
又翻看了幾本官場小說之后,姚曉怡形容自己只有失望:“很多小說除了概念化官場外并無特殊,那就是一般人對官場的想象——腐敗、勾結、斗爭、理想盡失之類。我覺得這既非官場的全部,更不是人性人心的全部?!毕啾戎?,倒是2009年風行昆明的《仇和十年》這樣的紀實類作品相對客觀,也更真實,讀來頗有親切感。問題恰恰在于,如今的官場小說虛構太多而紀實太少,“虛構的小說可以互相模仿,紀實卻不能,為什么紀實類官場文學不能多一些呢?”
姚曉怡認為,很多官場小說的文學描摹夸大了現實官場的險惡,覆蓋了官場的真相,“作為文學類別它無可厚非,但要作為現實的絕對參照,一定會有問題”。
官場小說難掩“文學貧血”
姚曉怡認為,官場小說大多從官員或機關小人物的視角展開敘述,他們跌宕起伏的官場生涯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敘事價值,但要寫好官場并不容易。首先,作家本人或許很難真正進入官場、熟悉官場,類似王躍文這樣有過機關經歷的作家少之又少。其次,當作家的個人觀念凌駕于官員身份之上時,官場小說很容易滑向寫作者的主觀宣泄。再有,當下作家普遍難以接近官場——權力中心,敷衍和想象如何能創造經典的官場文學?
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一度以美國著名作家沃倫的經典《國王的人馬》為例,批評當下諸多反腐作品遠未及格:“《國王的人馬》真是寫到骨子和靈魂里去了,真是對這個時代人的根本境遇提出了有力的追問。而我們的小說,寫一個反腐敗問題,基本就跟看門老大爺的水平差不多,只是知道一個憤怒?!?/p>
既然是文學,官場小說理應納入文學的“考評”范圍:能否寫出故事背后的生活真相,能否刻畫細致入微的生活肌理,能否樹立經得起考驗的復雜形象,均是衡量小說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認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官場小說,也就是《人間正道》《國家干部》《省委書記》《國畫》《滄浪之水》等少數幾部,很多官場小說還是沒有走出摹寫現實的窠臼,只滿足于編造淺顯的故事,制造熱鬧的情節,缺乏反思意識、批判精神,如放在文學的層面上加以考量,當屬可寫可不寫、可看可不看之作。
云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慶國認為,當下官場小說源于文學與現實結合的傳統,亦是革命文學的延伸,但如果藝術僅僅像新聞一樣只為反映現實,那就很難成其為文學了。“官場小說既要貼近現實,更要超越現實。不過,官場小說走紅至少說明一點,藝術一定要為人生服務而不是抱守藝術趣味不放?!?/p>
白燁坦承,官場小說作為一種與社會熱點相對應的文化現象,還有較大的進步距離與很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做到既現實又藝術、既好看又耐看,是擺在寫作者、出版者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
- 半月談記者 陳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