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傳譯一度被奉為“金領”崗位。瞄準這一商機,社會上各類同聲傳譯培訓班風生水起。動輒上萬元的學費在很多學員們看來幾可忽略不計,因為“將來只要工作一兩天就能賺回來”。
對同傳譯員的迷信和諸多誤解,或許該澄清了!
記者日前走訪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這里每年能夠產出的同傳專業人員僅以個位數計。而與很多人預想的同聲傳譯“薪水很高,人才缺口很大”的情況相反,上外高翻學院院長柴明颎坦言:同傳譯員的薪水只是一個“收入與外企中層持平”的工種。不僅如此,“上外即使每年培養5個同傳人才,對市場已是不小的沖擊。”換言之,同傳人才盡管稀缺,但真正高端的市場需求同樣有限。
同傳譯員:無法“批量生產”
昨天恰逢上外為迎校慶60周年舉行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由此會議使用英、法、日、中4種語言,由七八名同傳譯員通過合作和語言間的接力,完成翻譯工作。
在專家的指點下,記者在這個貌似普通的論壇會場上,發現了同傳的專業“講究”:很多商務會談中,供同傳譯員使用的工作廂是臨時搭建的,而這是不得已的辦法。真正高規格商務或者政務會談的會場,譯員廂早在會場建設之初就專門配備!在上外高翻學院,就有專門為培養同傳譯員而建的模擬會議教室,其中包含按標準建設的譯員廂。僅這樣的硬件配備,很多社會培訓機構就無法企及。
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同傳譯員的“小眾”數字——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成百上千名英語成績優異的考生有志于報考該學院,但只有英語極好的100名學生有機會問鼎其中。而最終能通過認證成為同傳譯員的,竟不到5%。
相比于社會培訓機構招生時“有錢就能讀”的隨意,來自高翻學院的信息則顯示,同傳人才根本無法批量化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