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
歷史上,清朝乾隆皇帝雅好書畫印章,在位六十余年令內廷造辦處制作達一千八百余方璽印。數量超過其他幾位皇帝的總和。而:“八徵耄念之寶”的內容重復刻制達三十七方,而幾乎每方印乾隆都親力親為,工藝流程也相當嚴密,而蘇富比拍賣的“八徵耄念之寶”青玉料玉璽即依托仿制的《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一印(文物出版社253頁),此印的采樣即出自宋徽宗《柳鴉蘆雁圖》,與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第六冊一(乾隆卷二131頁)印“八徵耄念之寶”是吻合的(圖三),當把此次拍賣的印放大精密對比即可發現其中的差異達十多處。
印面篆書文字的標準自古是有據可依的。文字的形態、結構、篆書筆畫在印面上是以刀帶筆,以表現出鐵筆的風韻。李教授認為而此次拍賣的“八徵耄念之寶”印,因制作的工手對線條的起筆收筆,弧度拿捏不精確,仿印的“徵”字顯得死板。如原印中“念”字的心部是直豎,而仿印出現了斜勢。“八”字的起筆是略圓而不是方頭等,仿制者不懂篆法無法表現書法的書寫線條(圖四)。
同時,此次拍賣的“八徵耄念之寶”的印面印泥痕跡很重,似乎是歷經了二百年的無數次鈴蓋后留下的朱跡,而恰恰因為這點露出了仿制的馬腳。從現存大量玉璽可知道乾隆用印泥是福州貢奉的“八寶印泥”,每次用璽后必清洗干凈,每年要封存數日,陳設于交泰殿香案,高香水果供奉,大臣們跪拜敬香。正品皇家玉璽印面的朱跡似有似無,干凈整潔,而印泥的色澤也并非如此次拍賣的“八徵耄念之寶”滯呆而輕浮,原印印漬老成而鮮活。
李教授同時指出此次拍賣的“八徵耄念之寶”印龍爪、頭部紋飾雕工疲弱而少章法、刀法。龍的發紋不上沖,火焰紋并不上揚,龍爪粗野乏力、沒有抓力,缺乏動感,似走獸類臥伏在地面一般,龍脊拱沿處造型用,用刀不干凈表現無弧勢,顯出臃腫、毫無生氣,因造型力度沒把握好,鼻部中軸整塊竟不居眼、口正中,電腦圖片放大后看到門牙和邊牙竟上下鋸裂,此應為機雕出了差錯留下的殘缺,龍的形狀與面部表情呈驚恐狀,毫無龍威,粗糙得象磚雕,更無皇家氣象(圖五)。而拍賣玉璽竟煞有介事地配了個底坐“以舊充好”,以示此玉璽大有來歷,作偽者殊不知清宮玉璽多封黃綬帶(配綬帶寓意長壽,也是使用方便),并承之以紫檀木匣。大部分寶匣并加以雕工或描金,以彰顯出玉璽的尊貴與皇家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