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保護要政府主導與民間投資并重
中國國際文物保護博覽會在西安隆重召開,對于推動西安文物保護事業和文化建設的大發展、大繁榮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文物遺址保護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文化標志和文明象征。西安近幾年城市建設大發展,正是在文物遺址科學保護與綜合開發利用方面趟出了一條新路子。曲江、大明宮、廣運潭等眾多的歷史文物遺址保護與開發使古城西安充滿濃郁的人文氣息和迷人的魅力;同時古遺址保護為城市發展和建設注入了活力與動力!
西安在文物與古遺址保護方面不僅走出了科學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的成功之路,而且在歷史遺址保護上走出了一條由政府主導與民間投資并重的制度創新之路——這就是大唐西市遺址的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所以這次中國國際文物保護博覽會上,陜西省民間博物館協會會長、大唐西市博物館理事長呂建中先生作為民營企業家被邀請作重點發言并介紹經驗。這對于增強國民文物保護意識,探討研究新時期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新課題和急需破解的新難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文物遺址完全由政府主導投資保護,民營企業是不得介入的。對于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來說,太多的文物古遺址不論大小完全由政府投資也是不可承受之重,而且對城市大建設大發展也不利。所以2001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決定“利用社會資本進行隋唐西市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這是一次制度創新的突破。同時,我省著名的民營企業大唐西市,以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科學保護大唐西市遺址,延續并發展西市文化,邀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考古和文保專家研究、探討保護方案,并積極與文物部門溝通,對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存再次進行發掘清理和保護;邀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劉克成教授設計、公司投資3億多元建成保護與展示遺址的大唐西市博物館。大唐西市是隋唐時期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是世界商業史的一朵奇葩,所以國家文物局也非常重視西市遺址的保護工作,專門下發了文物保護指導函,明確指出:“西市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重要標志之一”,并“建議將該遺址納入到絲綢之路項目中一并考慮”。目前,西市遺址已被列入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名錄,能列入“申遺”名錄也可以說是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這是一次利用社會資本保護歷史遺址的制度創新,也是政府主導與民間投資并重,利用社會資本科學保護古遺址的成功范例。無疑具有制度創新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典型性。正如出席本次文保會“國際民間博物館發展論壇”的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名譽主席米歇爾·佩賽特所說:“大唐西市博物館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這種利用民間資本保護國家遺址的模式對新時期的文化遺產保護趟出一條新路、提供了新鮮經驗,對城市建設大發展中文物保護事業也提供了有益的啟迪!郭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