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7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刊載“龔敏迪”《秦始皇海防中的越人心結(jié)》一文。作者將秦始皇刻石和文獻記載相印證,得出結(jié)論:秦始皇對越人有防范心理,沿海巡視中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越王勾踐勝吳后遷過去的都城所在地——瑯邪,想盡可能地減少越人的有生力量。
文章內(nèi)容如下。
去孟子故里轉(zhuǎn)了一圈,突然想起一直有爭議的秦始皇《嶧山刻石》,于是上嶧山尋訪了一番。秦始皇為自己的立石記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妒酚洝份d:“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钡妒酚洝窙]有記載刻石的文字。唐人《封氏聞見記》說:這塊刻石在后魏太武帝登此山時“使人排倒”了。以后又經(jīng)歷了幾次變故,杜甫就有詩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據(jù)說以后的文字,是按照南唐徐鉉摹本重刻的。自從刻了《嶧山刻石》,秦始皇刻石的嗜好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因此他又“與魯諸儒生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而上了泰山,立了《泰山刻石》。除了這兩個刻石,接下來的《瑯邪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門刻石》都被他刻在了海邊,包括最后一塊,也是“望于南海,而立石刻”的《會稽刻石》。
秦始皇的沿海巡視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瑯邪,那正是越王勾踐勝吳后遷過去的都城所在地?!对浇^書》記載:“勾踐徙都瑯邪,起觀臺,臺周七里以望東海。”雖然《秦始皇本紀》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但是勾踐的后代東海王搖,閩越王無諸等人統(tǒng)治的地方仍然存在。除此之外,《越絕書》還提到:“婁門外力士者,闔廬所造,以備外越”,“婁北武城,闔廬所以候外越也”。內(nèi)越和外越仍然是秦國海上的主要威脅,所以他多次到瑯邪視察和派人出海,目的并不是僅僅為了尋仙求不死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