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從獸首轉到蔡銘超
法國佳士得表態“此事正在商討之中,尚不便對媒體發布消息”;媒體評論開始圍繞誠信問題鋪天蓋地;BBC以“英雄還是流氓”的大標題展開報道。而此時,牛憲鋒更換了手機號碼躲在辦公室,蔡銘超將手機呼轉為來電提醒。知情者瞬間蒸發了。
回到廈門的蔡銘超,吩咐員工買來100斤大米,“我就準備天天在公司熬粥喝了。”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笑著說。公開了自己“拍而不買”的做法,等于將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他每天躲在公司里,從辦公室的窗戶往下去,看著門口來來往往聚集的記者。對于電話和到訪的記者,員工一律告知“蔡總還沒回來”。
“他跟我說,他回到廈門仰望星空,淚流滿面。”牛憲鋒笑著對記者說。
“我知道他的壓力很大。連我的壓力都很大,那一段時間我有表達的欲望,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說。那種壓力說不清楚。我連仰望星空的心情都沒有,北京也看不到星星。”
國家文物局拍賣會后發布的《關于審核佳士得拍賣行申報進出境的文物相關事宜的通知》,成為蔡銘超進一步解釋“不能付款”的依據,加上文物基金會的參與(雖為民間組織,但職員仍為國家公務員),蔡銘超此次“膽大妄為”之舉,也因此引發猜測,是否相關部門參與了事件的“策劃”“運作”?
國家文物局緊接著發表聲明稱,“蔡銘超拍下獸首是個人行為。”
輿論開始兩極分化。根據一些網站的調查,支持和反對的約7:3。
還有法律界人士認為蔡銘超“有可能要負擔法律責任。”…………
牛憲鋒和蔡銘超分別躲在北京和廈門查看不斷升級的報道。而對那些對于買家誠信的質疑,他們感到憤怒和不解。
經過十多天的沉默。蔡銘超再次來到北京,再次“想和大家說清楚”。他有選擇地接受了少數媒體的采訪。牛憲鋒也開始與熟悉的媒體記者接觸。
此時恰是北京兩會召開時,圓明園獸首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無論政府發言人還是代表委員紛紛對此事發表觀點。
這兩尊曾有著歷史記憶的銅獸首,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一個抽離的符號,它們事關藝術價值、外交關系、法律依據、國民誠信、民族感情,等一切問題,而它們也與其本身的文物含義更行更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