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認為,季風通過改變降水的情況影響農業生產,進而給古代王朝帶來致命一擊。
以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為首的研究團隊通過對一根石筍的分析,重建了1810年來亞洲季風的變化歷史,并且發現季風的減弱和王朝的衰亡有著對應關系。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這個觀點,去年德國人豪格(Jeralt Haug)就曾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唐代滅亡和季風減弱有著直接的關系,但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古氣候學家張德二卻對此進行了反駁。那么,新的研究是否可信呢?
技術分析 季風減弱,唐朝滅亡
豪格團隊的研究樣本是取自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巖瑪珥湖的巖芯樣品。在這個14萬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湖泊中,沉積著60米厚的火山泥,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氣候環境信息。豪格團隊相信,通過巖芯樣品的磁屬性和鈦物質,可以揭示東亞古代季風強度。而這直接影響了一個朝代的興衰。
他們認為,公元751年,唐朝軍隊與阿拉伯大軍激戰于中亞重鎮怛邏斯。此后唐朝開始衰落。這恰好處于夏季風減弱的少雨干旱期。長期干旱和夏季少雨導致谷物連年歉收,激起農民起義,并最終導致唐朝在907年滅亡。
通過同樣的方法,豪格團隊還發現了另一個驚人的秘密:同樣的氣候變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現。公元9世紀左右,加勒比海地區出現了持續100多年的干旱,著名的瑪雅文明也因此消亡。
文獻依據 濕潤期夾著干燥期
很快,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古氣候學家張德二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極地氣象研究室主任陸龍驊聯名向《自然》投稿,反駁德國科學家的觀點。
“中國在公元700—900年間經歷了兩段濕潤的氣候期,其中夾雜了一個短暫的干旱期。”張德二在給《自然》的文章中寫道,“唐朝滅亡前的最后30年正是處于多雨時段而不是干旱時段。”陸龍驊曾就此事對《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說:“作為中國氣候學家,這個時候不出來說話,怎么也說不過去。”
今年64歲的張德二是古氣候學巨著《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的主要編寫人之一。相關研究人員歷時20年,共查錄史籍8228種,實際采摘引用7335種,做了繁重的考訂工作。將鈦值時間序列曲線和年代準確的中國歷史氣候記錄對比時,張德二發現二者明顯錯位。因此,張德二對湖光巖鈦序列定年是否準確,能否代表季風變化表示質疑。
相比通過實驗儀器得出的數據,張德二認為,前人留下的歷史記載“不說謊”。她相信中國歷史氣候記錄經過勘定,其年代是無誤的,有的時間甚至可以精確到月、日。
|